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发布时间:2015-08-12 00:00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白居易被贬的表面原因是他越职奏事,率先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了当朝权贵,实际上真正的根源在于他平日所作的讽喻诗招致当权者的嫉恨,故借此机会打击报复。对此,白居易自言:“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白居易的感伤诗最出色的是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前者为早年(元和元年)所作;后者便是外迁这一阶段的作品。这两首诗均达到很高的思想艺术水平,长期在人民中广泛流传。白居易在内外迁调的时期虽然以“独善其身”为处世原则,但他的兼济之志并未完全消失,转而表现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人民做好事。在杭州时,他主持修筑湖堤、疏浚水井,造福百姓;离开苏州时,人们泣涕相送,依依不舍。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始终心系民间疾苦。

  江州司马——白居易

  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一位人品正直、得罪权贵、遭受打击的大诗人来到今江西九江(彼时称江州)任司马,而九江亦因此在其人文历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大诗人,便是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

  中唐社会,非常黑暗。人品正直的白居易便写了很多的诗来针砭时弊,这些诗,深深地得罪了一些权贵甚至皇帝。公元815年,主张削藩的宰相武元衡、御史中臣裴度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得一死一伤。白居易立即上书皇帝,说这是开国以来未曾有过的耻辱,他“急请捕贼,以雪国耻”。白居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是没有资格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于是,一些被白居易得罪的权贵便趁机向皇帝控告白居易僭越言事,“浮华无行”。这些权贵还诬陷说,白居易之母是因赏花坠井而死的,而白居易居然还写了赏花一类的诗,“甚伤名教”。 这些权贵奏请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刺史,唐宪宗准奏。而事后又有一权贵中书舍人王涯复参一本,说白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于是,唐宪宗就将白居易改贬为江州司马。

  被贬为江州司马,是白居易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此前,他积极昂扬,诗作以讽喻为主;此后,他消极怠倦,诗作以感伤、闲适为主。

  司马是一个有名、有俸、无权、无事的职务,白居易在九江任司马期间,生活只是以读书、游历、写作、交游一类为主。

  公元816年秋的一个月夜,白居易在九江城外的长江之畔送客,碰巧遇到一位原在京都红极一时而今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的、擅弹琵琶的歌女。白居易请其弹奏一曲,曲调凄凉莫名。这引起了白居易对这位歌女的深切同情和对自己忠而见谤的无限伤感。据此,白居易写作了一首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

  《琵琶行》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引起了千年以降无数人的一种凄美而强烈的共鸣。《琵琶行》中关于音乐的描写,与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一道,独步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唐宣宗李忱在《吊白居易》一诗中说:“胡儿能唱《琵琶》篇”。

  自唐代开始,九江人民就在浔阳江畔建立了一座琵琶亭以纪念白居易,后屡废屡兴,白居易永远活在九江人民心中。

  公元817年阴历四月,白居易与友人一道到九江城边的庐山山顶的大林寺游玩,见到桃花刚刚盛开,惊羡不已,口占了一绝——《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一首诗,不但表明了高山与平地物候的差异,而且非常隐晦非常自然地表达了作者一种寻求心灵慰藉的心境,艺术上很有特色。这一首诗,也是庐山一千六百多年的文学历史以来、约四千首诗文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1929年,张之洞的高足李拙翁先生在当年白居易吟诗的地方发现了一块大石头,上面刻有“花径”二大字,大字旁有一些小字但剥蚀莫辨。李拙翁设法买下了这一带的地皮,并筹资在这里建了一座景白(景仰白居易)亭,李拙翁的友人、时居庐山的著名爱国诗人陈三立老人为亭撰文刻碑于亭内。现在,这里已建成了一座花径公园,花开山寺,咏留诗人。

  公元817年,白居易在庐山的北香炉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白居易根据地势、景物(竹林、泉流、山石等)精心营建,草堂内古雅布置,总之,显得十分幽静雅致。草堂落成之日,白居易写了一篇散文详述其事。这篇散文《庐山草堂记》,是中国园林学的奠基之作。白居易当年常在这里生活,有许多风雅之事。这座草堂现在已遗址难辨了,但她却是我的一个精神向往。

  白居易在九江任司马期间,还写了一篇重要的著作《与元九书》。这是一封写给其挚友元稹的长达3200多字的书信,这封书信是中唐提倡现实主义、批判形式主义的最全面、最系统、最有力的宣言,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重要地位。

  白居易在九江任司马期间,写了很多说自己恬然自适的诗;但是,白居易真的会完全恬然自适吗?比白居易更出世的陶渊明也不会做到。中国封建社会,兼济天下是文人士大夫血液里的东西,寄寓山林,或是一种反抗,或是一种无奈,或是一种寄托,而都不是一种本性使然。当然,我倒绝对不是要求他们如此,而只是说,如此,只是他们的整体一个无法改变的悲剧命运。随便找来白居易的一些诗句:“是年淮寇起,处处兴兵革。智士劳思谋,戎臣苦征役。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其不甘、无奈之情就溢于言表。

  白居易对九江倒是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他在很多诗文中都说,他以庐山为家,他要在庐山终老,他对九江也是念念不忘。白居易晚年将他的平生之作抄写几份藏于三处,其中一处,就是庐山的东林寺。

  公元818年,白居易升任忠州刺史,结束了他九江三年多的悲愤而又有所慰藉,无所事事而又创作颇丰的贬谪生涯。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译文及注释

《大林寺桃花》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 高山古寺之中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诗《村夜》原文翻译鉴赏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我独自来到前门眺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赏析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唐)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的退休金

白居易给人的印象,一向是怀才不遇,因个性问题而一再遭遇贬官的倒霉事儿。可有时候,贬官加倒霉,和低收入不见得能画上等号。 就拿白居易来说吧,工资最低的时候,是初入官场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轻肥》鉴赏

轻 肥 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 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 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 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 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 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 脍切天池鳞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诗中的宫廷乐舞

导语:白居易是唐代诗人的杰出代表,他见证了唐代由盛极而渐衰的精神流变,他所处的地位与环境,使之与宫廷乐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诗歌中所描绘的宫廷乐舞形式大致可以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