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观刈麦⑴(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⑵。
妇姑荷箪食⑶,童稚携壶浆⑷,
相随饷田去⑸,丁壮在南冈⑹。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⑺,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⑻。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⑼,
右手秉遗穗⑽,左臂悬敝筐⑾。
听其相顾言⑿,闻者为悲伤⒀。
家田输税尽⒁,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⒂,曾不事农桑⒃。
吏禄三百石⒄,岁晏有余粮⒅。
念此私自愧⒆,尽日不能忘⒇。
词句注释
⑴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⑵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
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⑷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⑸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⑹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赏析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赏析】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秋雨夜眠》诗歌鉴赏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 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 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 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 霜叶满阶红。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却能开拓意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句子这是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以“长恨”为中心,生动地描绘了唐玄宗、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及悲剧结局。其中相当复杂的情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赏析句子,欢迎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歌鉴赏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长恨歌》详解《长恨歌》 白居易【唐】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古诗《杜陵叟》赏析《杜陵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了两个使农民的生活受苦受难的直接原因,一个是上天的自然灾害,另一个则是人为的灾祸;后半部分指出官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