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⑴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⑵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⑶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公元798至799年(贞元十四、五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主簿。
⑷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⑸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⑹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⑺时难年饥:指遭受战乱和灾荒。饥:一作“荒”。世业:祖传的产业。
⑻羁旅:漂泊流浪。
⑼寥落:荒芜零落。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⑽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⑾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
⑿乡心:思亲恋乡之心。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朗读节奏划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写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99年秋至800年春之间。其时诗人到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春二月,宣武(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三月,彰义(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平叛战争规模较大,时间亦长。此即诗题所言“河南经乱”。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值此人祸天灾纷至沓来之际,田园荒芜,骨肉离散,诗人自不免忧国思亲,伤乱悲离。就在这一年秋天,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天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翻译】: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翻译二】: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简析】:
此诗描写了动乱时期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情景,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兄弟姐妹间的思念之情。全诗句句扣紧主题,言辞清丽,不加雕饰,淡而有致,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采莲曲》赏析
采莲曲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 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诗歌鉴赏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 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 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 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 蓬莱宫在海中央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对酒》原文赏析对酒,多指古人酒兴之至作书示怀之意。由唐时白居易兴起,渐而作为一种诗作题材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沿用。 白居易《对酒》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 不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秋雨夜眠》诗歌鉴赏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 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 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 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 霜叶满阶红。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却能开拓意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池上早秋》赏析池上早秋 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 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 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 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 何必更愁悲。 白居易诗鉴赏: 这首小诗是诗人于宝历二年(826)在苏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村夜赏析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