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
首联:诗人浏览路线【暗喻(景色非同一般)】
西湖的一个标志,名胜。
“水面初平云脚低”以云脚来比喻水面的云气,写出了西湖朦胧的静态美
西湖的早春的情景:春水出涨,湖面如镜,映照的满天白云也低矮了许多。水色天光,波起波平,云卷云舒。
颔联:写景
颈联:写景
尾联:具体地点~~白沙堤
本文利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分别以近视,远视,仰望和俯视以及最后的总结来描写钱塘湖之春的美丽,结构精巧。
营造早春新鲜的情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由静而动,有轮廓而细节,展示春天的活力,及大自然从深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情形。因为“早莺”,所以含争着飞向暖树——因为它是春天最早的流行歌手。因为“新燕”,所以很辛勤地营造家园。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由一般的春景转换由上而下的新视点。烂漫春花次第开放,如荫绿草刚没马蹄,来渲染勃勃生机。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值得留恋,经常去也不能满足,给人无比喜悦的感受以及作者对于钱塘湖春行的无限怀念。
全诗描绘了西湖蓬勃盎然的春意,表达了作者流连忘返,在西湖早春风光中无比喜悦的感受。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译文及注释
《邯郸冬至夜思家》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译文 我居住在邯郸客店(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农历冬至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全诗赏析《井底引银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中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新乐府诗《卖炭翁》原文翻译《卖炭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 【查看全文】
4 《上阳白发人》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愍怨旷也 白居易 上阳人, 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 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 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 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夜筝》诗歌鉴赏夜 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若要把白居易《琵琶行》裁剪为四句一首的绝句,实在叫人无从下手。但是,《琵琶行》作者自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长恨歌》究竟在“恨”什么《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 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