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名字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5-10-19 00:00

  白居易名字的故事

  白居易六岁时便能做诗,十二岁时在家乡已很有名气。他十六岁时,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长安有一名士顾况,贡生都以得到他的指教为荣,白居易也不例外。于是白居易拿着自己的诗卷去拜谒顾况。白居易到了顾况的府中,呈上自己的诗卷。顾况见白居易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中大不以为然。他接过诗卷,见署名是“白居易”,联想到近日长安物价飞涨,便戏谑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哪!” 顾况翻开诗卷,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不禁拍案叫绝:“你能写出这样诗句,长安也就居易啦!” 从此,白居易名噪京师。

  《冷斋夜话》载:“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就是说,白乐天(就是白居易)每次作诗都要找个老太太问她能理解不,如果老太太都能理解,他就收录下来,否则就改写。白居易如此谦虚,不耻下问,传为千古佳话。

  白居易测字救姻缘

  相传,杭州城隍庙作坊弄有一对夫妇,男的叫袁金,女的叫瓶儿。袁金常年在外做蚕丝生意,每年只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回家与亲人团聚。

  这一年,瓶儿生得一女。满月之日,恰是中秋佳节,瓶儿好不高兴。天刚放亮,她就眼巴巴盼丈夫回家,谁知等到月上东山,还不见丈夫回来,她只得唉声叹气上床歇息。可哪能睡得着呢,她干脆和衣坐起,眼睁睁坐到天明。

  起得床来,瓶儿是梳头无心,茶饭无意,倚在门口,盼呀盼,看看日上三竿,心里越发焦急,便将熟睡的婴儿交给奶妈,挎上篮子,上城隍庙去拜菩萨,顺便买点食醋回来。

  当时正是正午时分,城隍庙前冷冷清清。瓶儿忧心忡忡,刚想抬脚跨进门去,却被门口摆测字摊的张铁口喊住:“小娘子,看你眉头打结,走路歪斜,定有疑难之事,来,测上一字,包你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瓶儿被他说动了心,便停下脚步。张铁口指指板凳,让瓶儿坐下,软语细声同瓶儿攀谈起来。一通话罢,张铁口就叫瓶儿任写一字,以测吉凶。瓶儿不识字,哪里写得?张铁口就让瓶儿任指一物替代。瓶儿不再推辞,依言随手一指。

  张铁口一瞧,瓶儿所指之处,恰是城隍庙大门上的一只蜘蛛,便呵呵笑道:“无妨,无妨!蜘蛛,虫也!门中一虫,闽也!你丈夫在福建,担心做甚?蜘蛛吐丝,说你丈夫忙于蚕丝生意,误了归期。”

  瓶儿听罢,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她再用手一指篮中的醋瓶,求问丈夫归期。张铁口略一沉吟说道:“醋拆而为酉昔,昔者,廿一日也!若无突变,廿一日酉时之前你夫可望回家,你安心等待就是。”

  瓶儿大喜过望,加倍付了钱,笑盈盈转身回家,不料脚下一滑,摔了一跤,手中醋瓶也碎成数片。张铁口喟然长叹道:“小娘子别高兴得太早,空跌一跤,运道不妙,须防分道扬镳!”瓶儿眉头一皱,回转家门。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废琴》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废琴 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①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②。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池上》阅读答案及注释翻译与赏析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之《花非花》

花非花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词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注释】: ①花非花、雾非雾:说它是花么?不是花,说它是雾吗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琵琶行》音乐描写

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叙事艺术上,是唐诗发展中的一个高峰。 首先,是直接描写。作者主要运用具体、生动、形象的比喻,从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来细腻地描写虚无飘渺、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买花》

《买花》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查看全文】

6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