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宜学白居易

发布时间:2016-05-09 00:00

  导语: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白居易的故事之一养生宜学,欢迎大家浏览。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小体弱多病,又生逢乱世,命运坎坷。青年时代,因家境贫困而长期流浪;步入仕途后,又因得罪权贵而数度遭贬,以致年方四十就发白齿落,未老先衰。然而,由于他通晓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淡泊名利、心胸豁达、开朗乐观,在养生保健方面又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因而获得了75岁的高寿,成为古代名人养生的楷模。

  白居易16岁时就写出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方侵古道,青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中蕴含着生命与天地时空共兴衰的现象,说明白居易有通晓生命哲理与自然规律相通的辩证唯物史观。《逸老》一诗中写道:“白日��下,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这里“适时”是指人应自觉地适应自然规律;接着诗人又把少壮与衰老视作一日中的劳与逸“劳我以少壮,逸我以衰老”,既要承认生命衰老的自然规律,又要注重养生益寿;最后写道“顺之多吉寿,违之多凶天”,强调要遵循哲理与自然规律,乐天知命,修身养性,方能健康长寿。

  白居易54岁时患上白内障,后因坠马伤及足和腰。“腰痛拜迎人客倦,眼昏勾押薄书难。辞官归去缘衰病,莫作陶潜范蠡看”。于是,58岁时辞官退隐香山寺,调整生活方式,探求心理恬静和安乐康复之道。正如他在《眼暗》诗中所写:“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药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他以闭目静坐养生来治疗眼疾。

  白居易心胸豁达宽广,知足常乐。64岁时在《鉴镜喜老》诗中写道:“今朝鉴明镜,须鬓尽成丝。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而我独微笑,此意谁人知。笑罢乃命酒,掩镜捋白髭。尔辈且安坐,从容听我词。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生若苟可恋,老即多生时。”该诗辩证、乐观地论证了生命价值和生老观,认为老是生的积累,人生既然可恋,老年则更珍贵。所以,要珍视衰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享受人生的快乐, 不必悲天悯老。

  白居易不仅是位大诗人,还是一位难得的养生家。其“养生诗”不仅给他的作品增添了异彩,还给后人以警醒和启示。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诗《秦吉了》赏析

秦吉了,又称吉了、了哥、八哥,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鸟.智商很高,可学人语。因产于 秦中 ,故名秦吉了(Qn j liao) 秦吉了 哀冤民也 白居易 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颈红; 耳聪心慧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写的诗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下面小编整理了白居易写的诗,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白居易写的诗 【篇一:《巴水》】 白居易(唐) 城下巴江水,春来似麴尘。 【查看全文】

3 《忆江南词三首》释义及赏析

《忆江南词三首》这三首词,每首自具首尾,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首之间,又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构成有机的整体大联章诗词中,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以下是小编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放言》的译文

白居易 放言 赠君一法决狐疑,(1) 不用钻龟与祝蓍。(2) 试玉要烧三日满。(3) 辨材须待七年期。(4) 周公恐惧流言日,(5) 王莽谦恭未篡时。(6) 向使当初身便死,(7) 一生真伪复谁知?(8) 注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杭州春望》诗歌鉴赏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 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 此诗为长庆三年 【查看全文】

6 《观刈麦》白居易(原文+翻译)

观刈麦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