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汴水流》鉴赏

发布时间:2016-05-31 00:00

  《长相思》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倚楼思念亲人的情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下!

  《长相思·汴水流》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翻译:

  汴水长流,泗水长流,

  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

  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

  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

  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

  一轮皓月当空照,

  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注释:

  1、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2、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3、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4、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5、悠悠:深长的意思。

  赏析:

  《长相思》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倚楼思念亲人的情形。在明亮的月光下,年轻的女子,凝望着脚下悠悠的流水,遥望着远处绵绵的群山,孤独无助的身影,充满了哀愁憔悴面容。思女的形象朦胧而又仿佛很清晰。

  词的上阙连用了三个“流”字,写出了水的蜿蜒曲折,悠远绵长,也酿造了一种低徊缠绵的情韵。“吴山点点愁”为本阙点睛之笔。“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如果没有后边“吴山点点愁”,则没人任何意义。而有了“吴山点点愁”,那悠悠的流水仿佛也就蕴含了绵绵的思念与哀愁。

  下阙连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与强烈。“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归”了吗?“休”了吗?没有,只是一个空想,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月明人倚楼”。

  诗人运用浅显流畅的语言,和谐舒缓的音律,以“恨”写“爱”,巧妙而又明了地勾画出了思女形象,表现出了思女复杂的感情。特别是那悠悠的流水和皎洁的月光,更烘托出了无限哀怨忧伤的情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深、词义蕴藉的特点。


相关阅读
1 琵琶行白居易原文翻译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居易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 【查看全文】

2 《忆江南》教学设计

白居易的忆江南全诗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3、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观刈麦》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读诗歌。读准字音,积累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释诗歌。弄懂诗歌大意,会翻译,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3.品诗歌。通过对诗中精彩场面的赏析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唐诗《缭绫》原文鉴赏

【作品简介】《缭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是《新乐府》五十篇中的第三十一篇,主题是念女工之劳。此诗通过描述缭绫的生产过程、工艺特点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社会关系,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长诗《霓裳羽衣歌·和微之》歌舞一体的艺术贡献

导语:《霓裳羽衣》简称《霓裳》,又名《霓裳羽衣歌》、《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曲》,是唐朝集诗歌、音乐和舞蹈完美融合于一体的艺术奇葩。白居易的长诗《霓裳羽衣歌和微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翁》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