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

发布时间:2016-12-15 00:00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叙写与卢子蒙的交往,并表达了对亡友元稹的怀念。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

  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

  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赏析】

  白居易晚年与“香山九老”之一的卢子蒙侍御交往,一天,翻阅卢的诗集,发现集子里不少诗篇是赠给元稹的,而此时元稹已去世十年了。白居易不禁心酸,他迅速把诗集翻到最后,蘸满浓墨,和着热泪,在空白页上写下了这首律诗。

  诗一开始,全是叙事,仿佛与卢子蒙面对面谈心。诗句追溯往事,事中自见深情。头两句,把三十多年前与微之论诗衡文,睥睨当世,谈笑风生的情景,重新展现在眼前。大意是:当年就经常听到元稹诵读您的诗,只恨当时无缘结识您。接下去,三、四句写此时与卢君聚首,共同披阅他的诗卷,发现有很多是赠给元稹的,诗集中突然跳出了元微之的名字,眼前便闪现出微之的影子,诗情也就急转直下,发为变徵之音。五六两句,转入正面抒情。“相看”一句,描绘了一瞬间的神态:两个老人,想着两人共同的挚友已经仙去,而活着的也都老态龙钟,于是两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老泪纵横,却都不说一句话。诗篇至此,一种无声之恸,已够摧裂肺肝,而全诗也已经神完气足了。最后两句,诗人又用“闻道”一语领起,宕开诗境,写听说元稹的坟头白杨已经长至三丈长了。说明岁月流逝很这样快,悼念之情十分深远。

  这首诗,直抒胸臆,纯任自然,八句一气贯串,令人读起来感到感情强烈逼人,不容换气。全诗用“四支”韵,本来是不十分响的韵部,到了诗人笔下,却变得浏亮哀远,效果十分强烈。古来怀友的佳作大多感情真挚、深刻,白居易此诗是悼亡友,在真挚、深刻之外,又多了一重凄怆的色彩。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相关阅读
1 《钱塘湖春行》的写作特色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 【查看全文】

2 浅析白居易的览镜诗

在白居易现存诗作中,约有60首是与镜子有关系的。这些诗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诗人在多年诗歌创作中特定时间的心理状态。 铜镜是古人整容照面用的生活用品,镜背大多铸有钮和花纹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卖炭翁》创作背景及中心思想

【创作背景】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但是,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的闲适诗分析

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无论是描绘日常生活起居,还是抒发内心情志,排遣政治苦闷与人生悲哀,大都可见诗人达观知足的思想贯穿其中。 白居易给自己闲适诗下的定义是:或退公独处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秋思》阅读答案

秋思 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1)本诗的前四句全是写景,在写法上有何特点?。(4分) (2)秋气 【查看全文】

6 鉴赏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行》作于白居易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