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字浩然,号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其刚正志高,但仕途坎坷。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浩然的诗歌诗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孟浩然在旅程中偏爱水行,如他自己所说:“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
送袁十岭南寻弟
作者:孟浩然
早闻牛渚咏,今见鶺鸰心。
羽翼嗟零落,悲鸣别故林。
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
万里独飞去,南风迟尔音。
①苍梧:山名,泛指湖南境内之山。
②洞庭:洞庭湖。
《送袁十岭南寻弟》是一首五律,写袁十之弟被贬岭南,袁十赴岭南探访,孟浩然为袁送行,告知他赴岭南山高水远,路途艰难——苍梧之山,白云缭绕,山路难行;洞庭之水,烟波浩渺,水深浪大,舟行不易。作为写景,亦属佳妙,俨然如画。景中寓情,含蓄委婉,蕴藉颇丰,耐人寻味。“远”、“深”二字尤耐咀嚼。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古诗词的思想浅论
在一般读者的眼中,孟浩然是一个恬淡平和,超凡脱俗的隐士。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孟浩然古诗词的思想,欢迎大家阅读! 与唐代其他许多诗人相比,孟浩然的思想相对来说要单纯得多。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的诗《夜归鹿门歌》《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 昼已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唐诗《晚泊浔阳望庐山》鉴赏【作者简介】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 【查看全文】
4 过故人庄孟浩然全诗赏析《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过故人庄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查看全文】
5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与诸子登岘山》鉴赏: 这是 【查看全文】
6 《过融上人兰若》孟浩然《过融上人兰若》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