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与诸子登岘山》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有谁没有感觉到呢?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首联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相关阅读
1 黄鹤楼送孟浩然的题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的题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鹤楼送孟浩然的题意: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就是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生平六大阶段导语: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一生大致分为六个阶段。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留意应届毕业生网。 诗文少年 唐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 【查看全文】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下面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了解。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查看全文】
4 分析孟浩然的友道孟浩然生活在开元盛世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势必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随着境遇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近年来学界对孟浩然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诗词《万山潭作》万山潭作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作品注释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又,晋杜 【查看全文】
6 《早寒有怀》孟浩然唐诗鉴赏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诗鉴赏 这是一首抒情诗。大约是诗人漫游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