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山歌》
作者: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解】:
1、渔梁:在襄阳东、离鹿门很近。
2、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
鹿门山:在襄阳,位于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曾隐居于此。孟浩然在此辟有住地,偶尔也去住住。
【韵译】:
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
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
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
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
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
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的住处。
岩壁当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
只有我这个幽人在此自来自去。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这两句是说,山寺的晚钟响了,天已黄昏,人们在渔梁渡口争着渡船回家,一片喧闹之声。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隐然可见诗人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诗句寓情于景,耐人寻味。
【评析】:
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 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 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 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 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孟浩然,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隐逸诗人,襄阳人士,后隐居鹿门山。这首诗歌就是在山水田园的描绘中,抒发归隐的情怀逸致。
这首七言古诗的首二句,是纪实描述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鹿门山寺院的钟声鸣响,从天边悠然传来,此刻已经是黄昏时分。渔梁渡头,一派喧闹的场景,那是辛勤劳作、出门奔波的市民争着回家和家人团聚的迫切心声。这看似自然的描述中,却蕴含深意。悠悠的钟鸣声,那是寂静山寺对诗人的召唤,是隐逸幽居的象征。吵吵的争渡声,那是世俗的村民迫切归家的呼喊,是温馨甜蜜的表达。这两种场景的对照,就表达了诗人隐逸超脱尘外的情怀。
三、四两句,是对村民归家和诗人归山的客观描述。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归去,诗人是乘舟离家向鹿门山行进。江村,是村民集聚的地方,温馨热闹,是世俗生活的象征,鹿门,是幽人居住的地方,清幽寂静,是隐逸生活的象征。两种归途,两相对照,进一步表明诗人的隐逸志趣和怡然自得的心态。前四句,层层铺垫,句句对比,渲染气氛,表明心迹。
五、六两句,在对鹿门山景物的描述中,表达一种物我两忘的心境。鹿门山月,皎洁明亮,鹿门山中,烟雾缭绕,鹿门山树,迷离恍惚。朦胧的山树,在明月的映照下,忽隐忽现,飘渺迷离,美妙无比,这一切宛若仙境,让诗人深深地陶醉了,完全忘记了身处何地。在不知不觉中,忽然看见归宿之地——庞公栖隐处。在我看来,诗人肯定是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地,只是在这里加以艺术的渲染,把身临其境的微妙情感物化,将自己的喜悦心情凸现出来,让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进一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恋。
最后两句,点明庞公栖隐处的环境,表达隐逸的真实情怀。岩壁当门,松林夹路,孤独寂寥,只有幽人独来独往。深山之中,密林深处,与世隔绝之境,孤独无依,清净寂寞,遁世隐居之人。在这份天地里,独守这份超脱与寂寥,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这需要坚定的心志和无悔的付出,这就是隐士,这就是幽人,物我两忘,逍遥独世。这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但是诗人也表现出心理挣扎的痕迹。所以说幽人境界只是一种理想和向往,身处世俗生活的人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的,生逢乱世的庄子不能,陶渊明不能,更何况是身处盛唐的孟浩然呢?
这首《夜归鹿门山歌》,是一首抒写隐逸情怀和追求归隐之路的心声。这首诗,层层铺陈,对照渲染,平淡自然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同是也透露了孤独落寞的情绪。这首诗歌,是诗人在经历一番仕途挫折之后的避世情怀的写照,是一种对隐居之路的想往和摸索。
相关阅读
1 《济江问舟中人》孟浩然唐诗鉴赏
导语:全诗从潮落江平登舟航行的惬意襟怀。扁舟共济的气氛。到一再探询越中山水的无穷兴致,处处体现出诗人这种厌倦仕途转而倾慕山水自然的纯真感情,使诗篇荡漾着一般行旅诗 【查看全文】
2 布衣诗人孟浩然 因惹怒玄宗一生未仕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穆选选中国的山水田园诗,在经过五柳先生陶渊明和康乐公谢灵运的发展之后,在盛唐 【查看全文】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 1.你知道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是谁吗? 2.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当时任工部侍郎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原文及赏析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下面是文学网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译文 义公高僧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赏析早寒江上有怀 【唐】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导读 这是一个怀旧的抒情思归。振兴之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