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
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如今到了洛阳,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足以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自己的挚友呢。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庚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 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怎及得留居北地故乡呢?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诗《田家元旦》赏析《田家元日》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作五言绝句。前两联对诗人对自己年过四十却没能为官表示哀伤,后两联对和农夫一起推测天气,表现出自适之情。诗人借诗抒情,隐隐透露了不甘隐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诗《早寒江上有怀》原文翻译及鉴赏《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此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 【查看全文】
4 体现李白浪漫的诗句李白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洋溢着火焰般的激情,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构建起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 【查看全文】
5 浅析孟浩然笔下的弹筝女性时尚古筝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下面一起来看下孟浩然笔下的弹筝女性时尚! 不论是在家中陶冶情操,还是到演出场和演奏,古筝都有自己独特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全诗注释鉴赏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字浩然,号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其刚正志高,但仕途坎坷。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