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孟浩然唐诗鉴赏

发布时间:2015-06-25 00:00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

  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

  绿筿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

  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

  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

  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

  归来恨如失。

  孟浩然诗鉴赏

  王迥,号白云先生,孟浩然的好友。家住襄阳鹿门山,有时卖药。是一位隐居的高士。孟浩然也一生未出仕,二人都徜徉高蹈,交谊深挚。

  诗可分三部分。前六句为一部分,描写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先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面而不直接写登孤屿,而只以“水落沙屿出”暗示。紧接着写汉江:大石下的回水潭,深不可测。岸边的翠竹,密密匝匝。传说中的鲛人,潜伏在水中。江上的渔父唱着歌儿,怡然自得。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其眼能泣珠。”诗人将汉江、汉江两岸的景色、传说中的鲛人、江上的渔父交织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现汉江的神奇美丽。既写游汉江,同时也为后文回忆与王迥泛舟作铺垫。

  第二部分共四句,回忆与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屿。

  诗的大意是这样:回想起与你分别的时候,我们一起泛舟的情景,仿佛昨天的事情。在夕阳的晚照中,我们坐在孤屿上,兴致勃勃。兴非一,兴致无穷,不一而足,由于有第一部分作铺垫,这里只以“夕阳”一句景语,“中坐”一句情语,就将两人一起游览的情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抒写诗人对王迥的思念。

  因为思念王迥,遥望王迥住的鹿门山。回到家中,仍然怅然若失。诗以美丽的汉江为背景,以游汉江为情节,把相思的感情通过具体的生活抒写出来,真挚而又绵长。结构上以游汉江开始,以归家作结,中间插入一次游汉江的回忆,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如同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译文 夏日的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译文及注释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译文】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田园诗的特点浅析

孟浩然是继陶渊明后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田园诗大多在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和身处其中的愉快,语言朴素而有韵味。白描手法的运用,更能体现出他的田园诗清新淡远,朴素宁静的特色。 【查看全文】

4 过故人庄优秀教案

通过学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 课题:语文版八(上)第25课诗词五首之《过故人庄》、《游山西村》 教材分析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田园诗的特点分析

孟浩然是继陶渊明后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田园诗大多在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和身处其中的愉快,语言朴素而有韵味。白描手法的运用,更能体现出他的田园诗清新淡远,朴素宁静的特色。 【查看全文】

6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