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
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
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
初秋:立秋左右
清风:清凉的风
习习:微风吹的样子
重:再次
凄凉:此处指凉爽之意
茅斋:茅草盖的房子
莎:多年生草本植物
露光:指露水珠
相关阅读
1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孟浩然
孟浩然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孟浩然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出谷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诗词鉴赏朝代: 唐代 作者: 孟浩然 原文: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注 【查看全文】
3 比较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内容摘要: 诗如其人,欣赏山水田园诗,我们就要了解山水田园派诗人内心的精神追求。诗人人生境遇的不同,造就其思索问题的不同,面对同样的山水美景就必然引发不 同的感慨。 【查看全文】
4 分析孟浩然隐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孟浩然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纵观中国的文化史,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隐逸现象,作为这种现象载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山水诗《终南山》赏析【作者简介】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浩然诗的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