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解:
1、渔梁:在襄阳东、离鹿门很近。
2、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
译文:
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
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
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
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
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
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的住处。
岩壁当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
只有我这个幽人在此自来自去。
赏析:
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相关阅读
1 诗人孟浩然的死因:孟浩然吃鱼丧命
孟浩然的死应该是应验了一句话: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孟浩然(689年740年),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写晚春的诗导语: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春中喜王九相寻》是孟浩然描写晚春的田园诗。下面是相关资料介绍。(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 春中喜王 【查看全文】
3 《岁暮归南山》译文及赏析《岁暮归南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岁暮归南山》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岁暮归南山⑴ 北阙 【查看全文】
4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 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诗鉴赏: 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 【查看全文】
5 诗人孟浩然的简介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关于孟浩然大家还知道多少事情呢?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他和王维齐名,世称王孟。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赏析秋宵月下有怀 唐代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译文: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