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答李浣三首 其三》诗文鉴赏

发布时间:2016-09-10 00:00

  引导语:《答李澣三首》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共三首,用平淡的口气写出了朋友间的真挚感情和对于远方朋友的牵挂。其中的第三首(“林中观易罢”)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分享的《答李浣三首 其三》诗文鉴赏。

  答李浣三首 其三

  唐代  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

  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辞客,

  何人最往还。

  鉴赏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平时就在林中读读周易,闲来无事到溪边看看水鸥。你任职的楚地,是个出文士的地方,我曾听说过许多善写文章歌赋的人就是来自楚地,他们中间哪一位是你欣赏的,你和他们之间又有什么相互问答呢?

  白居易赞赏韦应物的五言,“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颇近兴讽在这首对朋友的答和诗里也似乎没有用到。不过字句之外有对楚地才子的欣赏。高雅之处,其实他作答诗本身就是一件雅事,问到楚地文士的情况,在趣致上也是雅趣。

  这首诗运用了平淡的口气,但是心中对朋友还是牵挂与关心的。这首诗里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的道理。诗的开头告诉李浣自己的现状,意思应该是不让朋友牵碍;而后一句对朋友状况的问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友谊促使下的关怀。诗里其实也表示了希望李浣慎重交友,多多向楚地的文士学习的意思。这是善意的忠告。这里没有直白地讲明,曲意化应该是韦应物写诗的习惯使然。这首诗表达出的对朋友的忠诚是可贵的。

  这首诗如此写法,也是切合答诗的用途与意义。如果只是为了写回信,这首作品可以被作为典范来学习了。

  注释

  观易:详看《易经》。易:指《易经》。古称易象,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宰相李斯说是卜筮之书而幸免于毁,是一本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的经书,用阴阳互动的现象来说明“常”与“变”的道理。

  溪上:指溪边。岸边曰上。

  鸥:鸟名,是一种捕鱼而食的水鸟,脚绿色有蹼,视力锐敏,行动矫捷。

  楚俗:楚地的风俗习气。楚:湖南、湖北两省的通称。⑺饶:多。⑻辞客:词人墨客,指擅长写文章的人。

  往还:指朋友间的交往互动情形。

  翻译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林子里看过一段穷究天人的《易经》之后,悠闲地来到溪边与鸥鸟相对。自古以来楚地就是词人墨客最多的地方,但是谁跟你最投契呢?


相关阅读
1 韦应物 滁州西涧

这首诗表达的感情色彩浓烈,是诗人别有用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全诗如下: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 【查看全文】

2 韦应物的“雨殇”情节解读

韦应物笔下的雨,既是他心灵世界凄凉感伤的写照,也是他困窘境遇坎坷失意的映射。雨的清凉、冷艳折射出了诗人朦胧哀婉、孤寂凄苦的情感。 雨,作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现象之一, 【查看全文】

3 韦应物诗歌的黑夜情结

韦应物诗歌大多充斥着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景物,如明媚亮丽的夏花,萧条冷飒的秋雨,以及幽邃曲折的山溪,蝶飞蜂绕的小园等等。黑夜是白昼的延续,在大自然的另一个时空里,黑 【查看全文】

4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全文及赏析

《寄李儋元锡》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的思念。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 【查看全文】

5 韦应物西塞山

引导语:西塞山风景区位于黄石市城区东部长江南岸,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景点众多,属于国家3A级旅游景区。唐代诗人韦应物也曾做过一首诗《西塞山》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面 【查看全文】

6 韦应物 《观田家》

《观田家》语言平实,客观真实地展示了田家生活的凄楚与悲哀。 观田家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