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8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送柴侍御》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
  ⑵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⑶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⑷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赏析】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从诗的内容来看,《送柴侍御》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县),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
  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江通波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说到这里,读者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相关阅读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水调歌头》的第二段,其全文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查看全文】

2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田家元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查看全文】

3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查看全文】

4 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馀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其古诗全文如下: 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馀。 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 远鹤无前侣,孤云寄太虚。 【查看全文】

5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 【查看全文】

6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出自于诗经作品《采葛彼采葛兮》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