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8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送柴侍御》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
  ⑵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⑶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⑷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赏析】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从诗的内容来看,《送柴侍御》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县),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
  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江通波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说到这里,读者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相关阅读
1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少年行汉家君臣欢宴终》,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注 【查看全文】

2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松滋渡望峡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 【查看全文】

3 两岸花飞絮舞。度春风、满城箫鼓。英雄暗老,昏潮晓汐,归帆过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两岸花飞絮舞。度春风、满城箫鼓。英雄暗老,昏潮晓汐,归帆过舻出自宋朝诗人施岳的作品《水龙吟翠鳌涌出沧溟》,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鳌涌出沧溟,影横栈壁迷烟墅。楼台对起, 【查看全文】

4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八句,其全文如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查看全文】

5 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出自宋朝诗人吴渊的作品《念奴娇我来牛渚》,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 【查看全文】

6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玉京秋烟水阔》,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