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8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
  1、明:明亮,光明
  2、袂:衣袂
  【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赏析】
  第一句:若耶河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正如王昌龄《采莲曲》中所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的表现出来,生动形象。
  第二句: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温和的阳光,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这两句勾勒出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第三句: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的采莲女面对岸边的游冶郎会有多么的娇羞,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里怦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笔下的娇羞之态并未点明,只是从“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联想到的,有着明丽可人的浪漫情调,自有一种清新脱俗。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
  第四句: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诗人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这里充斥着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这与他平素洒脱自信、率真不羁、清新飘逸的风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种细腻温婉的笔触,引人遐思。“踟蹰空断肠”,似是断肠人在天涯,象他《月下独酌》中一身孤傲与月为伴,与影为伴,还是免不了苍茫寂寥、清绝孤独之感,一向大气豪迈的李白也有避不了的人生悲哀。
  诗人笔下生风,使一曲采莲,景因情而媚,情因景而浓,而毫无堆砌之嫌,清新自然,仍是一如既往的浪漫。


相关阅读
1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清平乐金风细细》,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 【查看全文】

2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花犯粉墙低》,其古诗全文如下: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 【查看全文】

3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注释 【查看全文】

4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出自于诗经作品《衡门》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查看全文】

5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出自南北朝诗人曹植的作品《名都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 【查看全文】

6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残丝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