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出自唐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观沧海》第七句,其全文如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幸,庆幸。至,极点
2、咏志:即表达心志
【翻译】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赏析】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http:///c/2150.html,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相关阅读
1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早春莫道官忙身老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注释 【查看全文】
2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词作品《江汉》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 【查看全文】
3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早秋遥夜泛清瑟》,其古诗全文如下: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 【查看全文】
4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出自宋朝诗人魏夫人的作品《点绛唇波上清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 聚散匆匆 【查看全文】
5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永王东巡歌帝宠贤王入楚关》,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查看全文】
6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出自唐朝诗人崔国辅的作品《怨词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 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注释】 ⑴罗衣裳:轻软丝织品制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