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词作品《苏幕遮》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1、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2、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3、旅思(sì):羁旅之思
【解说】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鉴赏】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即思乡的情思,与“旅思”意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愁之深自见。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读。说“除非”,足见只有这个,别无它计,言外之意是说,好梦作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这就逗出下句:“明月高楼休独倚。”月明中正可倚楼凝思,但独倚明月映照下的高楼,不免愁怀更甚,不由得发出“休独倚”的慨叹。从“斜阳”到“明月”,显示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楼高”“独倚”点醒上文,暗示前面所写的都是倚楼所见。这样写法,不仅避免了结构与行文的平直,而且使上片的写景与下片的抒情融为一体。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泪,这真是欲遣乡思反而更增乡思之苦了。结拍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作者另一首《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则翻进一层,说: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写得似更奇警深至,但微有做作态,不及这两句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的触发下发展到高潮,词也就在这难以为怀的情绪中黯然收束。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他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愁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相关阅读
1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出自唐朝诗人刘攽的作品《雨后池上》,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 1、池上 【查看全文】
2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查看全文】
3 散发披襟处,浮瓜沈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散发披襟处,浮瓜沈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南歌子新开池戏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散发披襟处,浮瓜沈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 【查看全文】
4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出自唐朝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八声甘州》第一段,其古诗全文如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 【查看全文】
5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正月崇让宅》,其古诗全文如下: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 【查看全文】
6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出自于诗经作品《载见》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