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送友人入蜀》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释】
⑴见说:唐代俗语,即“听说”。蚕丛:蜀国的开国君王。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
⑵崎岖:道路不平状
⑶山从人面起:人在栈道上走时,紧靠峭壁,山崖好像从人的脸侧突兀而起
⑷云傍马头生:云气依傍著马头而上升翻腾
【翻译】
听说从这里去蜀国的道路,崎岖艰险自来就不易通行。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上升翻腾。
【赏析】
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而著称的抒情诗,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
全诗从送别和入蜀这两方面落笔描述。首联写入蜀的道路,先从蜀道之难开始:“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临别之际,李白亲切地叮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层峦叠嶂,不易通行。语调平缓自然,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显得诚挚而恳切。它和《蜀道难》以饱含强烈激情的感叹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始,写法迥然不同,这里只是平静地叙述,而且还是“见说”,显得很委婉,浑然无迹。首联入题,提出送别意。颔联就“崎岖不易行”的蜀道作进一步的具体描画:“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迭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像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蜀道一方面显得峥嵘险阻,另一方面也有优美动人的地方,瑰丽的风光就在秦栈上:“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相关阅读
1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战城南去年战桑干源》,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 【查看全文】
2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韦评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注释】 ⑴韦评 【查看全文】
3 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代春日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查看全文】
4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灵芝篇灵芝生王地》,其古诗全文如下: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 【查看全文】
5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出自唐朝诗人令狐楚的古诗作品《少年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 【查看全文】
6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其古诗全文如下: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