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33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出自清朝诗人完颜亮的作品《念奴娇·天丁震怒》,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注释】
  ⑥珍珠索:一作“真珠索”。
  ⑦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张元诗句“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以此形容飞雪。
  ⑧僵立:因寒冷而冻得僵硬直立。
  ⑨缟带:白色的衣带。“沾旗脚”一作“占旗脚”。
  ⑩戎幕:行军作战时的营帐。
  【翻译】
  雪啊,仿佛天兵天将挟着巨怒,将那银子铺成的大海掀翻,将那珍珠缀成的帘子拆散打乱。六角形的雪花滚滚飞舞,把那山中的丘壑起伏填成一片平坦。这雪又像癫狂不已的白虎,以及猖獗横行的白麒麟,一齐扯断了珍珠绳索。还宛如鏖战的玉龙,打得鳞甲满天飘散。
  谁曾想起那雄关山岭上,将士在寒风中伫立,雪白的衣带紧粘着战旗的一角。戈矛泛着炫目的颜色,剑戟摇曳着凛冽的寒光,军帐中腾腾杀气萦绕。兵士们如貔虎野兽般雄壮,将佐们个个英勇,都在一起论略谈韬。此情此景下,应当一醉方休,用醉眼看那一片宽旷的碧空高高。
  【赏析】
  如果说上片重在写景,那么下片则重在抒情,描述了边塞军旅在这大雪中的豪情壮志。开头三句“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谁能想到边关征夫在这风雪中的情景呢?以此从单纯的天上雪景过渡到“万里关山”去了。
  下面六句,描述了边塞将士在雪中的豪迈气势,剑戟戈矛,在雪色中闪射着寒光,一座座军营透出一派杀气。无论是将领还是兵士,个个豪雄英勇,都在商略如何克敌制胜。结尾二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雪中豪饮,一醉方休,且看取雪后初晴的寥廓碧空。于豪放中又抹上一层浪漫色彩。完颜亮笔横四野,墨翻惊澜,天上人间,丘壑、雪势军威人情浑融一体,豪咏狂吟谱成这阕咏雪绝唱。


相关阅读
1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远别离》,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 【查看全文】

2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残春曲禁苑残莺三四声》,其古诗全文如下: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查看全文】

3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苦寒行北上太行山》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 【查看全文】

4 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查看全文】

5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查看全文】

6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朝诗人叶绍翁的古诗作品《夜书所见》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