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37

  “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出自南北朝诗人庾信的作品《昭君辞应诏》,其古诗全文如下: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
  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
  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
  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注释】
  ①光禄塞:乃边塞上的一个亭障。
  ②夫人城:是东晋时苻坚进攻梁州,刺史朱序之母韩氏率侍婢及城中女丁筑斜城于西北隅以拒苻坚,当时人称为“夫人城”。一本作“麻池古城”。
  ③红颜:一本作“妆”。
  ④渡:一本作“度”。
  ⑤入:一本作“作”。
  ⑥胡:一本作“朔”。
  【翻译】
  无。
  【赏析】
  昭君,就是王昭君,西汉元帝时人。当时,北方的匈奴发生了内乱,五单于争位,其中呼韩邪单于来到汉朝,愿娶汉女为妻,以达到和亲的目的,最终王昭君被选中出塞和亲。
  “昭君怨”是个传统的主题,此诗的特点在于并没有从这个“怨”字出发,而是写了昭君出塞途中越过胡汉边界时的一段心情。这里有与祖国家园的永诀、有茫茫前途的难卜、有范夫人城所唤起的对一个巾帼女子故事的追思。范夫人城本事见《汉书·匈奴传》应劭注:“本汉将筑此城。将亡,其妻率馀众完保之。因以为名也。”可是昭君的出塞与范夫人的守边毕竟又是不相同的。范夫人率馀众保全了祖国的边城,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昭君出塞,等待着她的究竟是什么呢?一个四顾无援的异域,一个一切由他人支配的陌生天地,一个孤零的弱女子要有多大的勇气来面对这未可知的命运!何况范夫人始终身在祖国,而昭君的出塞则是注定了一去不复还的,相形之下,这里将产生多么复杂的矛盾心情。这既非一个“怨”字所能概括,而这首诗也并没有把这些复杂矛盾铺开来写,却突然把千言万语凝结为一个无言之美,然昭君的血肉之躯升华到一个通明透彻的光辉形象,化为无尽的言说,这便是全诗最精彩的几句:“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全诗的前四句“敛眉”、“还望”、“红颜落”、“泪眼生”,感情的徘徊历历可数;“冰河牵马渡”而后,这些字面就都不见了,突然加紧了步伐直上征途。“冰河牵马渡”,写马要人牵了渡河,重点还仿佛是在于马;而“雪路抱鞍行”则虽然也写了人与马的共同命运,却显然已把重点从马转移到了人。但这两句总的说来还只是停留在冰天雪地外部世界的描写上;到了“胡风入骨冷”,马已完全不在话下,形象也开始从外部世界进入到人的肌体的内部,通过胡地刺骨的寒风,仿佛是一把解剖刀,要穿透这血肉之躯,于是“夜月照心明”终于一刹那间把昭君的内心世界照得通明透亮。在那晴空万里、皓月高悬、冰雪无垠的原野上,一切晶莹洁净,一个弱女子,形影相吊,向着未来的命运在进发,这时只有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才成为她寂寞中的唯一的相知,才能揭开她那美好无私的单纯心灵,来面对一切而无愧!这便是“夜月照心明”句所以力透纸背,成为全诗高峰的缘故。这一步紧似一步地飞跃到全诗的高峰,犹如跳高的好手在飞跃横竿的一刹那之前要有一段助跑;助跑是必要的,但还只是过程,决定性的乃是那令人凝神屏息的飞跃横竿的一刹那。
  全诗的前面四句说明了昭君出塞的心情,到了走向高峰的四句,这心情便逐步飞跃向一个完整的境界。这境界的飞跃,才达到了那全部思想感情的真正高度,没有这个高度,助跑就不会有多少人爱看,诗歌语言也就不过只留下了精炼的铺陈而已。


相关阅读
1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出自唐朝诗人武则天的古诗词作品《如意娘》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查看全文】

2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游泰山清晓骑白鹿》,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 【查看全文】

3 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出自宋朝诗人赵令畤的作品《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 【查看全文】

4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溪居》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 【查看全文】

5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出自南北朝诗人庾信的作品《怨歌行家住金陵县前》,其古诗全文如下: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 【查看全文】

6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