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游泰山·清晓骑白鹿》,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注释】
(13)徐干《中论》:“苍颌视鸟迹而作书。”
(14)《尔雅》:“闲,习也。”《荀子》:“多见曰闲。”
【翻译】
拂晓,我骑上白鹿,直奔南天门而去。山腰上遇到一位仙人,道貌轩然,瞳孔方方。我抚摩着古松上的萝藤,想和他聊天,他却把高入青云的关门紧闭。幸好的是,他赠送我一本远古的写有鸟迹字的书,飘飘落在山岩间。书是上古文字写的,读起来很费解。因而再三叹息,拜他为师,才没有回来。
【赏析】
登泰山至中途,过中天门,曲折的盘路便为天梯般的石阶代替了。仰望两侧,悬崖千仞,“飞流洒绝,水急松声哀”,“北眺 嶂奇,倾崖向东摧”。泉水若“飞”,峰崖之高绝可见,巨岩累接,险峻难以登攀之状可想。泰山的高泉飞流,不似庐山瀑布“静态”地“挂前川”,而是遇崖迭挫,进溅成珠,泼“洒”在层层悬崖之上,又聚汇成流潜入深谷,水声也就融入松涛呼啸之中了。这是泰山独特的山水景致。向北望去,山峦如扇、如柱、如剑、如兽,千奇百怪,那处处悬崖都像要向东面歪倒下去,令人心僳。诗人顺手拈来“倾”“摧”二字,泰山之高险便活现了。诗人视点又下移到涧谷,只见大大小小的岩洞嵌进崖壁,“洞门闭石扇”,巨石宛如扇扇石门又将洞府封掩起来。涧谷中岚气凝结成的云团荡漾,急流、松涛在神秘的山谷中反复回馈延绵如雷。这云雷,就像是从地底下直冒出来。“地底兴云雷”,诗人摹景拟声,形象地衬托出泰山山涧之深之奇。这又像山水画中的“深远”意境了。
相关阅读
1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虞美人枕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查看全文】
2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南歌子驿路侵斜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 【查看全文】
3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葬花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查看全文】
4 一壶浊酒喜相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壶浊酒喜相逢出自明代诗人杨慎的古诗作品《临江仙》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 【查看全文】
5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词作品《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 【查看全文】
6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夜闻歌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