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里暗牵经岁恨,街头多认旧年人。晚钟催散又黄昏”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盖笼花斗胜春。东风无力扫香尘。尽沿高阁步红云。
闲里暗牵经岁恨,街头多认旧年人。晚钟催散又黄昏。
【注释】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醉木犀”“锦缠头”“霜菊黄”“频载酒”。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见唐词,仄韵始自李煜。《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多用对偶。
⑵岁旦:即元旦,指旧历岁首。承天:为吴中承天寺。
【翻译】
无。
【赏析】
上片“千盖”三句,突出了承天寺的游览特色。此言岁旦去寺中赏花,寺中僧人将在暖室中精心培育出来的千百盆盆花,一一安置在寺内游廊等处,形成了一种胜过了万紫千红的繁春时节的氛围。和煦的东风扫不去阵阵扑面而来的花香和求神拜佛的香烛味。游人行走在寺中走廊中,好像是置身在花的海洋中一样。
下片一转而触景生情。“闲里”三句,从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然笑春风”化出。言己在游览承天寺时,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曾在寺内碰到过一位可人,但过后却是“黄鹤杳然无消息”,因此使词人思念经年。此时重游承天寺,词人就时时在街头寺内仔细辨认路人,希望能够再次巧遇去年的意中人。可惜“人面不知何处去”,词人虽行于花丛之中,却因此而感到兴趣索然。更何况声声暮钟催人离寺,他只得在这一无所获之中厌厌而归。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咏怀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 【查看全文】
2 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出自宋朝诗人阮逸的作品《花心动春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 【查看全文】
3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登嘉州凌云寺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 【查看全文】
4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赠郭给事》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 【查看全文】
5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西江月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 【查看全文】
6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出自唐朝诗人张仲素的作品《秋闺思秋天一夜静无云》,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