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出自唐朝诗人张仲素的作品《秋闺思·秋天一夜静无云》,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注释】
⑸秋天:秋日的天空。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文学言治尚于唐虞,言义高于秋天,有华言矣,未见其实也。”
⑹鸿声:鸿雁鸣叫的声音。唐武元衡《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诗:“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
⑺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唐赵嘏《送李裴评事》诗:“入夜笳声含白发,报秋榆叶落征衣。”
⑻居延城:即居延塞,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移军:军队调动。唐韩愈《顺宗实录四》:“盗贼至州,杲惧,移军上元。”
【翻译】
秋天的夜空一片寂静不见浮云,断断续续的大雁声天亮尚可闻。想要给亲人寄征衣向人问消息,听说居延城外又开始调动大军。
【赏析】
第二首诗写思妇心潮起伏,一夜未眠。她看到夜静无云,她听到鸿声时断时续。鸿雁,向来被认为是替人传递书信的,因此,她便由鸿声而想到要邮寄征衣,但不知寄到哪儿去。本想寄到遥远的居延城(今新疆),不曾料想,如今那儿又在移军。真叫人愁绪万端,寝食不安。
初、盛唐时,国力强盛。诗歌里洋溢着高昂、乐观情调。中唐诗的基调开始转为低沉了。就这两首诗而论,从闺中思妇的悲愁惶恐里,使人看出了边关动乱不宁的影子。
从风格方面来看,盛唐气象,往往贵在雄浑,一气呵成。而中晚唐作品则讲究用意用笔的曲折,以耐人寻味见长。像这二首中,“梦里”句是一折,“不知”,又是一折,如此回环曲折,方将思妇的心情极细致地表达出来。“居延城外”句亦是曲折的写法,如此一转,便加深了主题,丰富了内涵。
相关阅读
1 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瑞龙吟章台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 【查看全文】
2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旅夜书怀》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 【查看全文】
3 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其古诗全文如下: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 【查看全文】
4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作品《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查看全文】
5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张五归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 【查看全文】
6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其古诗全文如下: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