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出自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作品《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照紫薇花。
【注释】
⑴入直召对:官员入宫朝见皇帝,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周必大时为宰相。选德殿:南宋临安宫殿名。
⑵敕使:指太监。传宣:宣召。
⑶玉堂:翰林院。
⑷月钩:月亮状如钩。紫薇:落叶亚乔木,夏季开红紫色的花,秋天花谢。这里暗用唐开元元年(713年),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的典故。
【翻译】
浓绿的槐荫夹护着宫道树上落满归巢的乌鸦,天子下令让使臣传旨宣召我入宫赐坐侍茶。回到学士院我头脑清醒久久地不能够入睡,只见窗前弯弯的新月刚好照亮那丛紫薇花。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丰富的政治历史内容隐含于写景抒怀之中,含蓄而不隐晦,既流露出对朝政的关切,又充满了画意诗情,耐人品味。
诗以“救使传宣坐赐茶”一句与诗题照应,将事情始末一笔带过,这句是说,皇帝派出使者传令入宫,朝见时皇帝赐茶款待,“归到玉堂清不寐”句则是抒写被召见后的思想活动。“归到玉堂”是直叙其事,“清不寐”是抒写情怀,“不寐”见其心潮起伏,“清”字是点睛之笔,反映出诗人此刻感清激动而不狂热,他在冷静地深深思索着朝政的得失;包含有国事重托的责任感在内,形象地展示了政治家的气度胸襟。
首尾两句是绘景。首句写黄昏入宫途中所见,末句写深夜退回玉堂后所见。乍看只是随所见而书,似与“入直召对”没有直接关系。其实不然,是‘画中有意”(《白石诗话》),其中有诗人的匠心在。夏季的槐树本散发着细细的幽香,而黄昏已至,又是绿槐夹道,就给作者以清幽、沉寂之感,而枝头上日幕返巢的乌鸦又为之涂上一层静穆的色彩,使画面色调偏于冷暗,景物中显示出的正是诗人被召见前肃穆的心情。末句之景与此不同,画面上,开放的紫薇代替了绿槐,如钩新月代替了昏鸦,气氛虽同样清幽,但色调偏于明丽。从“初上”二字可知诗人是看着下弦的新月冉冉升上花梢的,正与上句之怀寐刀相照应。景物中所显示的是被召见后深沉而又充满希望和贵任感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暗中用唐时紫薇省的典故,白居易为紫薇侍郎时,有《紫薇花》诗:“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周必大时为宰相,故用紫薇花写景,妙语双关。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的这首《贾生》可和周必大的这首《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放在一起比较阅读。
首先,从召对的内容上看,汉文帝问的是鬼神,宋孝宗问的是国策,二者悬殊巨大,所以写法也大不相同。李商隐辞锋犀利,采用寓慨于讽的手法,极抑扬吞吐之妙,故跌宕有致。周必大则用双关修辞手法,寓政治历史内容于写景抒怀之中,故耐人寻味。其次,从感情的抒发上看,李商隐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正反、轻重,抑扬、隐显的正确处理中,层层剥笋,把主题揭示出来。而周必大则用前后两幅不同的画面的描绘,寄托“入直召对”前后不同的激动之情。第三,从立意上看,李商隐矛头所指的是“不问苍生”的最高统治者,并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无穷感慨。而周必大则只有感激涕零。所以这首诗不能像《贾生》那样广为流传。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出自南北朝诗人左思的作品《咏史荆轲饮燕市》,其古诗全文如下: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 【查看全文】
2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出自唐朝诗人毛文锡的作品《更漏子春夜阑》,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 【查看全文】
3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出自唐朝诗人陈克的古诗作品《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查看全文】
4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眺的作品《游东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 【查看全文】
5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出自唐朝诗人雍裕之的作品《农家望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翻译】 曾经 【查看全文】
6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登庐山》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