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箸破花纹。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出自宋朝诗人王千秋的作品《鹧鸪天·煮茧》,其古诗全文如下: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
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箸破花纹。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
【注释】
①比屋:一屋挨一屋。烧灯:点灯过元宵节。
②赛蚕神:江南旧俗以正月十五为祈蚕之祭。
③如霜样:指白色的蚕茧。
④饷:供养。似玉人:指蚕神貌美如玉。
⑤犀箸:犀角筷子。花纹:指食品的花样。
⑥梅羹:汤名。桓麟《七说》:“河鼋之羹,剂以兰梅。”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村题材的词。词作明白如话,而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反映民间生活的作品,在宋词里是很少见的。
词的上片写祭蚕神。首句“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描写正月十五夜,灯火辉煌的景象。一家接一家,家家点燃花灯;养蚕的少女们,载歌载舞,祭祀蚕神。这里写的是中国江南的灯节,因为江南旧俗以正月十五为祈蚕之祭。丰收的蚕茧,白花花一片,如雪似霜,十分可爱;正在歌舞的养蚕姑娘,俊秀妍美。正是:“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写得明白如话,形象逼真,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
下片写聚餐。过片“丝馅细,粉肌匀。”描写聚餐的食品,当指元宵,又称圆子、汤圆。宋代以来,中国相沿有元宵节吃圆子的风俗。《宋诗钞》周必大《平园续稿》有《元宵煮浮圆子》诗。这两句话,六个字,从形状看,像是写元宵,又像是写蚕茧,由祭蚕神,过渡到聚餐;由祀祷蚕茧丰收,到欢度元宵佳节,语意双关。接着,“从它犀箸破花纹。”用犀角制作的筷子,划破花样精致的美食佳肴。结尾“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梅羹,汤名。桓麟《七说》:“河鼋之羹,剂以兰梅。”又吃饭,又喝汤,酒足饭饱,笑语吟吟,一片欢乐气氛。
王千秋原为山东人,南渡后寓居金陵(南京),晚年转徙湖湘间。他的词导源《花间》出入东坡门径,词格秀拔可诵,他的这首《鹧鸪天》,反映民间生活,真切自然,清秀隽美,在宋词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阅读
1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清平乐画堂晨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 【查看全文】
2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 【查看全文】
3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出自元朝诗人王实甫的作品《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 【查看全文】
4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查看全文】
5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作品《送人游吴》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查看全文】
6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出自宋朝诗人向子諲的作品《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