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攻落佳人白玉肌。
【注释】
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简称《减兰》。《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
无咎:晁补之的字。晁补之,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时任扬州通判,东坡为吏。
渍:浸泡
翛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洒脱自如。
无复有病暑意:不再有苦于酷暑的感觉了。
景:通假字,同”影“
百尺飞澜鸣碧井:从布满青苔的井中汲水。
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指清凉的井水洒在白荷花上。白玉肌:白荷花。
【翻译】
五月二十四日,在晁补之扬州的寓所与他会面。主人从井里汲水灌入大盆中,浸泡白荷花,在座的客人无拘无束,没有苦于酷暑的感觉。清风回旋。东墙之上落着斑驳竹影。在座的客人都感到清爽舒适。醉梦方醒。从苔藓遍布的井中汲水。清凉的泉水洒在白荷花上。
【赏析】
诗与人的统一,是诗人的最臻境界。诗人分两种:一种是内心富有诗情,生活中规中矩;另一种是诗情贯穿,表里如一,诗性的生活是他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世俗看来,难免有矫情的行为艺术之嫌。而这类诗人浑然不觉,完全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夏虫不可语冰“,诚然如是。
苏轼是这样的诗人。他的人生和诗水乳交融,不可须臾分割。在这首词里,展现了骚雅绝人的生活品质,其中记录的生活场景,使人在炎炎夏日心如幽泉,凉意入眉。陈琳之檄文可使曹操愈头风,东坡之词能让读者消暑,文字之功正如庖丁解牛。
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出自宋朝诗人鲍当的作品《孤雁天寒稻粱少》,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 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 【注释】 ⑴天寒句:化用唐杜甫《同 【查看全文】
2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出自清朝诗人赵翼的古诗作品《论诗》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李杜诗篇万古传,如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查看全文】
3 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出自宋朝诗人詹玉的作品《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其古诗全文如下: 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 【查看全文】
4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宿澄上人院》,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 【查看全文】
5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游金山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 【查看全文】
6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酒泉子谢却荼蘼》,其古诗全文如下: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