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25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二郎神·炎光谢》,其古诗全文如下: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注释】
  ⑻极目处: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微云暗度:淡淡的云朵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移动。
  ⑼耿耿:明亮的样子。高泻:指银河高悬若泻。
  ⑽闲雅:娴静幽雅。闲,通“娴”。
  ⑾“运巧思”句:谓女子在彩楼上乞巧。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⑿云鬟:高耸的环形发髻。李白《久别离》:“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相亚:相似。干宝《搜神记》卷二:“吴孙峻杀朱主,埋於石子冈。归命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亚,不可识别。”
  ⒀“钿合金钗”五句:用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誓世世为夫妻典。钿合:亦作“钿盒”。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盒子。李裕《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宝钗分凤翼,钿合寄龙团。”
  【翻译】
  夏天的暑气消退了,一阵黄昏雨过后,尘土一扫而空。刚结露的时候冷风清理了庭院。碧空如水,一弯新月,挂在远远的天空。可能是织女叹息久与丈夫分离,为赴约会,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放眼望去,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明亮的银河高悬若泻。
  娴静幽静的夜空。要知道此情此景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闺楼上的秀女们在月光下望月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取巧艺。抬起粉面,云鬓低垂。猜一猜是谁在回廊的影下,交换信物,切切私语。愿天上人间、年年今日,都欢颜。
  【赏析】
  只有体验过相思之苦的人,才珍惜一年一度的短暂欢聚机会,柳永是位风流多情的才子,对七夕节序感受颇深。换头“闲雅”二字,承上启下,是词人对七夕节序特点的概括:它无繁盛宏大的场面,也无热闹浓烈的气氛,各家于庭户乞巧望月,显得闲静幽雅。这种闲雅的情趣之中自有很不寻常的深意。词人强调“须知此景,古今无价”,提醒人们珍惜佳期,从中足见柳永对七夕的特殊重视,反映了宋人的民俗观念。以下数句着重写民间七夕的活动,首先是乞巧。据古代岁时杂书和宋人笔记,所谓乞巧,是以特制的扁形七孔针和彩线,望月穿针,向织女乞取巧艺。这是妇女们的事。“楼上女”是说此女本居于楼上,穿针乞巧时才来到庭中的。所以接着说:“抬粉面”,加以“云鬟相亚”,写姑娘们虔诚地手执金针,仰望夜空,乌云般美丽的发鬟都向后低垂。此句写得形神兼备,廖廖数语,姑娘们追求巧艺的热切与虔诚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了。
  接下来,“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写七夕的另一项重要活动,这既是词人浪漫的想象,也是历史的真实。自唐明皇与杨妃初次相见,“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白居易《长恨歌》),他们“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也就传为情史佳话。唐宋时男女选择七夕定情,交换信物,夜半私语,可能也是民俗之一。作者将七夕民俗的望月穿针与定情私语绾合一起,毫无痕迹,充分表现了节序的特定内容。词的上片主要写天上的情景,下片则主要写人间的情景;结尾的“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既总结全词,又点明主题。它表达了词人对普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展示了作者热诚而广阔的胸怀。
  这首词,写天上是为了衬托人间,用典故是为了映衬现实,落脚点是人间的欢乐和世俗的幸福。作者把“天街夜色凉如水”的意象世界与“钿合金钗私语处”的心灵世界和谐地统一起来,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幸福而又温馨的七夕夜色图,发出了珍惜良宵、莫负美景的呼唤。这呼唤,久远地回响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


相关阅读
1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的古诗作品《别老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 【查看全文】

2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登凉州尹台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 【查看全文】

3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和郭主簿和泽周三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 【查看全文】

4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唐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观沧海》第六句,其全文如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 【查看全文】

5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出自于诗经作品《大车》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查看全文】

6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出自汉朝诗人辛延年的作品《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