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七夕·别浦今朝暗》,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注释】
⑹金镜:圆月。七夕,月未圆,故云“分金镜”,又借用陈代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分镜的故事(《本事诗》),暗喻自己与所眷恋的女子不能团圆。
⑺玉钩:状新月、缺月,望月而冀其复圆,寓人间别而重逢意。
⑻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这里指自己曾经欢遇的女郎。
⑼更:《全唐诗》校“一作又”。一秋:即一年。
【翻译】
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乌鹊离去穿线月,萤火飞入晒衣楼。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赏析】
“天上分金境,人间望玉钩。”天已经大亮了,诗人还痴痴地凝望着碧空的半弯缺月,潸然欲涕。月亮本就像一面明镜,眼下却只剩下半轮,真成了破镜。牛郎织女可能都各自拿了一半,苦苦地隔河相望了。然而人间的破镜却难能重圆。望着望着,他多么想借助天上的玉钩把两颗破碎的心钩连到一起,有情人总该重归于好。颈联又着想天外,运用浪漫主义的妙笔,给这一幕爱情悲剧渲染上几丝美丽的光彩,虽然这毕竟属于幻想。
“钱塘苏小小,又值一年秋。”幻想终于破灭了,诗人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他日思夜想的恋人,可能是像南齐钱塘苏小小那样的名妓。年前一别,刻骨铭心,不觉又到了秋风瑟瑟的季节。别时容易见时难,诗人的遭际竟然比牛女还要不幸。面对茫茫的前景,一阵阵难以言说的隐痛又袭上诗人心头。这一貌似平谈的结尾,蕴蓄着无限缠绵的情思,表现出怅恨不尽的意味。
全诗以构思的新奇、抒情的深细以及语言的工整稳贴见胜,与李贺歌诗常见的惊才绝艳、秾丽诡奇多少有些不同。他遣词造句均是生活中的常语,抒情含而不露,味而愈出。特别是章法构思之妙实足令人折服,全诗从夜半写到天明,又以牛女的相会映衬自身的孤处,天上人间,融处生哀,充分显示出作者过人的功力。黎简《李长吉集评》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此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关阅读
1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查看全文】
2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出自宋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西太但有樽中若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注释】 ⑹樽:酒杯 【查看全文】
3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 【查看全文】
4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插秧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查看全文】
5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查看全文】
6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羌村峥嵘赤云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