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43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其古诗全文如下: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注释】
  ⑴身世:平生。酒杯:借酒浇愁。
  ⑵汉殿:刘邦,代指汉代宫阙;秦宫,秦始皇,代指秦朝宫阙。
  ⑶梦入:梦境。少年丛,当谓英雄年少种种。
  ⑷歌舞:身世。
  ⑸误:没有。
  ⑹西窗:思念,代指抱负。
  ⑺卷地: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多指风。代指身世悲凉。
  【翻译】
  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渡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邦、秦始皇那样的英雄。
  少年繁华如梦,如今一一破灭,让人直欲遁入空门,做隐逸之士,可真正要去寻觅夜半禅钟的时候,却只有卷地的西风,严酷的现实,教人无梦可做,无处可托。
  【赏析】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片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梦境再现。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描写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惶心态,但又不趋炎附势的低姿态。此词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
  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这首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上阙:“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英雄惜英雄的怅然,刘邦和秦始皇的时代,是他认为两个英雄豪杰辈出又命运起伏的时代。古今往来的英雄们,为时间的流逝而淹没,但是心中的宏大梦想缺不曾忘却,字里行间中作者为国家舍身立命而不达的情怀更加让人感慨。
  上阕首句“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有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悲凉、沉郁。“雨打风吹”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此处表达出作者舍身报国决心的坚持。
  下阙:"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后阙是写少年梦被山僧撞破,惊醒后难眠,却连钟声也听不得,只有西风呜咽。虽然表面上看是想逃避现实,实际上作者丝毫没有忘记国家大事,时刻想着的还是报效国家。“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卷地西风“更是突出看当时严酷的现实。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在于联想与造境上。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使跳跃性的结构显得整齐严密。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涛大起大落,通篇蕴含着开阖顿挫、腾挪跌宕的气势,与词人沉郁雄放的风格相一致。


相关阅读
1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丽人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 【查看全文】

2 荷叶披披一浦凉,青芦奕奕夜吟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荷叶披披一浦凉,青芦奕奕夜吟商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湖上寓居杂咏》,其古诗全文如下: 荷叶披披一浦凉,青芦奕奕夜吟商。 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注释】 [ 【查看全文】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 【查看全文】

4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注释 【查看全文】

5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存殁口号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注释】 【查看全文】

6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忆齐安郡》,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 终掉尘中手,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