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45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注释】
  ①“道字”二句:意谓少女说话时咬字不准,还不应在闺房中做多情的春梦。
  ②朝来句:谓低头沉思不知何故。
  ③趁燕:追上飞燕。这句写荡秋千。
  ④睡重不闻莺:睡得很浓连莺啼声也听不见。清贺裳《皱水轩词签》评以二句云:“苏子瞻有铜琵铁板之机,然其《浣溪沙·春闺》曰:‘彩索身轻长趁燕,戏窗睡重不闻莺。’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风残月’之下?”
  ⑤因人天气:指使人困倦的暮春天气。
  【翻译】
  睡梦中柔声细语吐字不清,莫非是情郎来到她的梦中?假如不是跟他梦中欢会呀,为何见她早起时发髻斜倾?秋千上她象燕子身体轻盈,红窗内她睡得甜不闻莺声。那使人困意浓浓的天气呀,已不知不觉地快要到清明。
  【赏析】
  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婉约词的一个极好的开拓与创新。词中以含蓄蕴藉、轻松幽默的语言,描写一位富裕家庭怀春少女的天真活泼形象。整首词新颖工巧,清绮细致,雅丽自然,表现人物形象不仅能曲尽其形,且能曲尽其神,曲尽其理,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
  上片写少女朝慵初起的娇态。首句写少女梦呓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现少女怀春时特有的羞涩心理。接下来二句语含谐趣,故设疑云:如此娇小憨稚的姑娘是不会被那些儿女情事牵扯的吧,那为什么早晨迟迟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几句将少女的春情写得若有若无,巧妙地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理特点。
  词的下片通过少女荡秋千和昼眠这两个生活侧面的描写,写她贪玩好睡的憨态。姑娘白天秋千上飞来荡去,轻捷灵巧的身子有如春燕。可是,晚上躺下来以后,她就一觉睡到红日当窗,莺啼户外,仍是深眠不醒。少女白昼酣眠,是为排遣烦忧,作者却说是因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节。
  这首词传神地描写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态,写出了少女怀春时玫瑰色的梦境。写作上,它撮笔生新,不落陈套,始终围绕少女春日贪睡这一侧面,用饶有情致的笔调加以渲染,使一位怀春少女的神思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词以上下问答的形式写出,这种结构造成了一种意深笔曲的效果,而无一眼见底的单调浅薄之感。


相关阅读
1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 【查看全文】

2 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出自于诗经作品《公刘》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 【查看全文】

3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作品《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其古诗全文如下: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 【查看全文】

4 饮不遭田父,归无遗细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饮不遭田父,归无遗细君出自元朝诗人刘秉忠的作品《社日雨柳垂垂叶》,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 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 饮不遭田父,归无遗细君。 东皋农 【查看全文】

5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水调歌头赋三门津》,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 【查看全文】

6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早春寄王汉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