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07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落梅·一片能教一断肠》,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
  1。落梅:当时的言官曾指控尾联为“讪谤当国”,作者因此一再被黜,坐废十年,史称“落梅诗案”。
  2。砌:台阶。
  3。骚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诗人。
  4。谬:不合情理的。
  【翻译】
  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啊,让东风执掌对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真是差矣错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对梅花任意摧残,根本不讲怜香惜玉。
  【赏析】
  诗歌主要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梅又似写人,传达了落梅的悲惨境遇。表达了对梅高洁品格的赞美,流露出了诗人的自我情感,寄寓了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和对嫉贤妒能者的憎恶,对压制人才的悲愤。
  首联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其意是飘零的梅花教人触目愁肠,更哪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诗人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
  颔联进一步刻画落梅:“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化用典故,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的坎坷一生。“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越过五岭,意指今广东一带,暗喻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故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湘”,指今湖南一带,暗用屈原失宠被逐,投汨罗江而死的故事。
  颈联点出落梅的最后结局:“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这两句诗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零落成泥,与莓苔为伍,被踏成尘土。然而,花瓣偶然落在衣袖上,其香气却久久不散。诗人在此表面是赞美梅花,实际上是对那些遭迁谪放逐但是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的赞颂,用笔委婉,言近旨远。
  上三联重在写景,景中寓情。尾联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这两句看似指“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不怜香惜玉。实际上,“东风”者,暗指的是朝廷执掌权柄者滥用职权,排斥、陷害、埋没人才,结党营私。这些人忌妒梅花的孤高,对梅花任意摧残,自己却没本事。诗人用暗讽的笔触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
  这首《落梅》诗的精到之处在于通篇不着一个“梅”字,却不仅刻画出梅花的品格和遭际,而且通过对落梅哀婉缠绵的吟叹,处处透露出诗人的心迹情感。同时,也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颠沛流离的不幸,更道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当时一大批有抱负的爱国人士抑塞不平的心声。
  这首咏梅诗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有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诗人浓烈的悲愤之情。简直可视为一篇浓缩了的《离骚》。 呜呼!“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刘克庄咏梅诗词之丰无人可及。不啻于斯,他的一生针对南宋“国脉微如缕”的现状,写下了大量抒发感慨的不同题材的诗篇,爱国之心“似放翁”,高洁之志“似稼轩”,其身其品一如梅花。


相关阅读
1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出自清朝诗人韦承庆的古诗作品《南中咏雁》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注释】 ⑴南中:指岭南地 【查看全文】

2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古诗作品《悯农》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 【查看全文】

3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出自宋朝诗人史达祖的作品《八归秋江带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 【查看全文】

4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出自唐朝诗人阎选的作品《河传秋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怨分离,妖 【查看全文】

5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度浮桥至南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 【查看全文】

6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琅琊溪》,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释】 ⑴琅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