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出自宋朝诗人叶梦得的作品《贺新郎·睡起流莺语》,其古诗全文如下:
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蒴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注释】
①房栊:窗户。向晚:晚。乱红:零落的花朵。
②垂杨:一作“垂阳”。
③暖霭:天气日暖。
④乘鸾女:指扇上所绘的仕女图画。据《龙城录》载:唐明皇游月宫,“见素娥千余人,皆皓衣乘白鸾”。
⑤遽(jù)如许:如此强烈。遽,急迫。
【翻译】
睡醒起来听到黄莺婉转鸣叫。落花掩盖了青苔,窗棂昏暗已是傍晚,地上铺满一层落花。风儿吹尽了枝梢的残花,不见那赏花人回返,惟有垂杨孤自仍飘舞翩然。雾霭渐渐转暖,原来是初夏的轻暑回归天地间。我重寻明月般的团扇,扇影儿圆圆,覆盖了暗淡的尘埃,那乘着鸾风的秦宫弄玉还依稀可见。它惊醒我往日的恨怨,竟如此急切、突然。
梦到江南却隔断在横江的沙洲。只见长江大浪粘连着天宇,涨涌的江涛像葡萄般碧绿,从半空洒下烟雾般的细雨。在楼前倚望烟波浩渺引起无限相思意,采一朵白蒴花有谁能托他寄去?两地相思呵只能怅然空望,那木兰舟徘徊迁徙。飘泊万里的云帆何时归来?目送离群的归雁飞人群山里,视线被群山遮蔽。此刻谁能为我歌唱一曲《金缕衣》。
【赏析】
“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作者午睡刚醒,恍惚中听闻外面莺声婉转,如闻悄声细语。这一句体现出环境的幽静。“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向晚”二字,说明天色将暮。青苔、落花笼罩在暮色之中,景致显得有些凄凉。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残花”与前句“乱红”相对,进一步展开景物描写。长调写景不似小令,并非勾勒点染,抓取景物特点即可,而是需要细致地铺展开来,工笔描绘。此句将“残花”与“垂杨”并提,表现春末特有的景色,“无人见”、“自舞”,言落红凋落无声,杨柳独自起舞,寂寞寥落之情倾斜而出。
“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渐暖霭”点明初夏的暑气已经悄然而至,于是寻出尘封已久的圆如明月的宝扇,上面乘鸾的素女隐约可见。引起了作者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惊旧恨,遽如许。”睹画惊情,昔日的恨怨,猛然袭上心头,令我怅恨不已。末了这二句紧承上句“上有乘鸾女",写词人触画生情,引出了对昔日情景的联想。这里极其隐晦地表现出作者对宋朝衰落的遗恨。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出自唐朝诗人崔涂的古诗词作品《除夜有怀》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 【查看全文】
2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出自宋朝诗人晁补之的作品《摸鱼儿东皋寓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 【查看全文】
3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随师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 【查看全文】
4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 【查看全文】
5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听蜀僧浚弹琴》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 【查看全文】
6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