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声何角角,麦秀桑阴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9

  “雉声何角角,麦秀桑阴闲”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故城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漠漠沙堤烟,堤西雉子斑。
  雉声何角角,麦秀桑阴闲。
  游丝荡平绿,明灭时相续。
  白马金络头,东风故城曲。
  故城殷贵嫔,曾占未来春。
  自从香骨化,飞作马蹄尘。
  【注释】
  ⑴故城:指南北朝时刘宋都城建康城,即今南京市。
  ⑵堤西:一本作“堤上”。雉子斑:色彩斑斓的锦鸡。
  ⑶角角:音gǔgǔ,象声词,雉鸣声。
  ⑷麦秀:麦子抽穗而尚未结实。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箕子原是商朝贵族,周武王灭商后,箕子一次经过商朝故地,见宫室颓坏,四周禾黍丛生,想故国已亡,欲哭无泪,于是作《麦秀》之诗抒发亡国之情。后世遂常以“麦秀”用作亡国的典故。桑阴闲:桑阴之所以闲,因为亡国与其无关,它始终只是以旁观者冷漠的眼光见证着王朝的更替。这里用“闲”字表达了一种冷眼旁观、无情冷漠的意思。
  ⑸游丝:蜘蛛丝。平绿:绿色平野。
  ⑹金络头:金饰的马笼头。
  ⑺殷贵嫔:原为淑仪(九种妃嫔的一种),死后追赠为贵妃。极得宋武帝宠爱,死后宋武帝命人把其棺做成抽屉式样,以便能经常拉开一睹爱妃遗容。
  ⑻“曾占”句:指殷贵嫔宠极后宫,连后来妃嫔的宠爱也一并占有了。未来:一本作“未央”。
  【赏析】
  此诗前四句纯写那些与兴亡无关的客观景物,通过这些冷漠的景物反衬作者自己内心对兴亡生死的惆怅之情,而王朝的兴废似乎正如“明灭时相续”的游丝一样。如今,骑马经过故城,想起当年鲜肤玉质、宠极一时的殷贵嫔终究无可奈何的化作马蹄下随风飘扬的一掊尘土时,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伤愁便油然而生。或许还有太多慨叹,然而一切尽在不言中。


相关阅读
1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出自元朝诗人徐再思的作品《折桂令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 【查看全文】

2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插秧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查看全文】

3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游子吟》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查看全文】

4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作品《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 【查看全文】

5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好事近月未到诚斋》,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 【查看全文】

6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