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8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好事近·月未到诚斋》,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注释】
  ④未是:还不是。
  ⑤庭:庭院。
  ⑥修竹:修长且直,很青翠整齐,叫修竹。
  【翻译】
  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现在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
  【赏析】
  下阕通过上片一系列的描写为读者留下铺垫,既而描写登上万花川谷后看到的月色。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两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写景,这两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洁的月夜景色。“才”字与“已”字相呼应,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赏到这样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尽管现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莹光洁,令人陶醉,但“十三夜”毕竟不能算是欣赏月色的最佳时刻。那么,何时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阴历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圆,是观赏月光最好的日子。
  “末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未是”二字压倒前句描写的美妙如玉,剔透晶莹的境界,推出一个“秋光奇绝”的新天地,指出即将来临的十五十六才是赏月的最佳时刻。尾二句笔墨看似平淡,却表现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境界,说明作者对未来、对美有着强烈的憧憬和追求。
  这是一首描写月色的词,一般直接写月亮的都是直接写月亮的景色,而作者却用诸多写法来衬托月亮,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敏锐的洞察力,作者借月写人。写他的园、他的竹、他的斋,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生活情趣的表现,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窗口,花的芬芳,竹的正直,还有书斋所象征的博学,以及用来作比喻的玉的坚和洁都透露出一种高贵而雅洁的审美趣味,而清寒如玉的月光也就寓蕴了更丰富的人格象征意义。


相关阅读
1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时运迈迈时运》,其古诗全文如下: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注 【查看全文】

2 待君东去扫胡尘,为君一日行千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待君东去扫胡尘,为君一日行千里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卫节度赤骠马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 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 请君鞁出看 【查看全文】

3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查看全文】

4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石壕吏》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 【查看全文】

5 高枝低枝风,千叶万叶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枝低枝风,千叶万叶声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秋夕贫居述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卧冷无远梦,听秋酸别情。 高枝低枝风,千叶万叶声。 浅井不供饮,瘦田常废耕。 今交非古交 【查看全文】

6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元丹丘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