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出自宋朝诗人苏舜钦的作品《庆州败》,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
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
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
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
国家防塞今有谁?官为承制乳臭儿。
酣觞大嚼乃事业,何尝识会兵之机?
符移火急搜卒乘,意谓就戮如缚尸。
未成一军已出战,驱逐急使缘崄巇。
马肥甲重士饱喘,虽有弓剑何所施。
连颠自欲堕深谷,虏骑笑指声嘻嘻。
一麾发伏雁行出,山下掩截成重围。
我军免胄乞死所,承制面缚交涕洟。
逡巡下令艺者全,争献小技歌且吹。
其余劓馘放之去,东走矢液皆淋漓。
道无耳准若怪兽,不自愧耻犹生归!
守者沮气陷者苦,尽由主将之所为。
地机不见欲侥胜,羞辱中国堪伤悲。
【注释】
(1)无战:对方不能抗拒。
(2)王者:古代称能以德服人的国君是王者。
(3)师:军队。
(4)承平:治平相承,即长期太平。
(5)西戎:指西夏。
(6)世盟:世代友好。唐朝末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子孙相传。至宋,赐赵姓,封大夏王国。当时西夏的首领元昊也受了宋封,为西平王。
(7)熟户:指边疆附近已为汉民族风俗习惯所同化的少数民族户家。
(8)障堡:边塞险要处为防御敌人入侵而修筑的城堡。
(9)承制:官名,疑为“走马承受公事”,是皇帝派到军中监督将帅的官员。
(10)乳臭儿:是说承制官象乳臭儿一样,年幼无知。
(11)酣觞大嚼:意思是大吃大喝。酣觞:尽量地饮酒。
(12)识会:通晓。
(13)符移:指调兵公文的下达传送。
(14)蒐:通“搜”,聚集。
(15)卒乘:士兵和战车。
【翻译】
王者之师不必交战即可使敌人屈服,战争必须有备始能无患。而当前承平日久,这个道理却被人们忘记了。西夏的十万军队背弃世代的盟约,入侵边城,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主将无能,轻举妄动,“承制”本是文官,不懂兵机战策,而且是个年幼无知的人,本事就是大吃大喝。听说敌人来了,立即召集兵马,把敌兵看得不值一击,像对付死人似的。队伍没有组织好便仓促出战,又不懂得占据有利地势。士卒又骄惯,因为久不操练,马养的很肥,跑不动,又负担不起铠甲的重量。纵然有好的武器也无所施用。结果把兵士弄得行走艰难,有不少掉到深深的山涧里,引起敌人的嘲笑。而敌人的伏兵很整齐地排列出来,把山下的通路截断,战士们便被包围了。没有办法,军队只好投降,主将哭哭啼啼,反手自捆起来。敌人下了命令说,有会奏艺的可以保全性命,有些人便争相献技或者歌唱。其余的人被割下鼻子或者耳朵放去了,这些人一面往东跑,一面怕得屁滚尿流,缺耳少鼻像个怪兽,也不感到惭愧和耻辱,得命跑了回来。指出造成这种惨败和奇辱的原因是“尽由主将之所为”。不晓得军机,不懂得地利,只图侥幸,给国家带来这样的耻辱,确是令人痛心的事。
【鉴赏】
这首诗详细地描写了庆州战役的全过程,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作战情况。诗中对宋王朝忽视边防和宋军将士的怯懦无能进行了尖锐的毫不留情的抨击,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诗人不是一般地记述这次战败,而是有意总结失败的教训。所以,开端四句,就揭示出宋朝“王者师”为西夏所败的原因:在于宋对外失策,边防无准备。“无战王者师”是说朝廷的军队有征而无战,因而应该是不可抗拒的。有备才能无患,这是兵书上十分强调的。如今天下太平几十年,“有备无患”虽然还写在兵书上,但早已被人抛弃了。所以宋军遭至到了惨败。“直随秋风寇边城”,含义颇丰,即是写实,也是比喻,西夏这次进犯正值秋天,而西夏寇边,又如秋风扫落叶、长驱直入,写出了西夏敌寇的来势凶猛,“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更见其西夏的声威,成势不可挡之势。敌人的声威如此,而宋朝军队又是什么状况,国家的边防要塞如今有谁在那里指挥,原来竟是一个身为承制之官的乳臭小儿。大吃大喝就是这位承判的事业,他不懂得用兵打仗的谋略。这样的人指挥军队,是一定会失败的。“符移火急蒐卒乘”,照应了开端四句,正面描写宋军的无备。宋军将帅不仅毫无战前的准备,而且大敌当前,竟以为杀敌就如同捆绑尸体那样容易。因此,未组成一个军的兵力就仓促出战了,急急忙忙催促着战士们沿着艰险的山路行走。这些铺叙都深深地隐含着作者的激愤之情,是议论,是抒情,也是对失败原因的总结,是情、事、理的结合。
相关阅读
1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念奴娇井冈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 【查看全文】
2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秋兴昆吾御宿自逶迤》,其古诗全文如下: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 【查看全文】
3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词作品《苏幕遮》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查看全文】
4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出自唐朝诗人徐凝的作品《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注释 【查看全文】
5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查看全文】
6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