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秋兴·昆吾御宿自逶迤》,其古诗全文如下: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注释】
55.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相问:赠送礼物,以示情意。《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56.仙侣:指春游之伴侣,“仙”字形容其美好。晚更移:指天色已晚,尚要移船他处,以尽游赏之兴。
57.彩笔:五彩之笔,喻指华美艳丽的文笔。《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干气象:喻指自己曾于天宝十载上《三大礼》赋,得唐玄宗赞赏。
58.白头:指年老。望:望京华。
【翻译】
从长安到渼陂,途径昆吾和御宿,紫阁峰在终南山上闪耀。我想念一路的香稻和碧梧,在丰收的季节吸引着鹦鹉与凤凰……等到春天,曼妙的仕女们还会采摘花草相互赠送,伙伴们在暮晚时分仍要移棹出发,不愿归返。昔日,我可以凭借词语凿穿时代的黑井,痛饮山河甘洌,而今却只能在回忆中围拢水源,抚摸它岑寂的微光。
【赏析】
可是在杜甫的笔下,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凉和寂寞,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情之中。这种不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丝毫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且往往比用协调的字句来写,能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正如用“笑”写悲远比用“泪”写悲要困难得多,可是如果写得好,就把思想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刻有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丽辞》篇中讲到对偶时,曾指出“反对”较“正对”为优。其优越正在于“理殊趣合”,取得相反相成、加深意趣、丰富内容的积极作用。运用豪华的字句、场面表现哀愁、苦闷,同样是“理殊趣合”,也可以说是情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交融。其间的和谐,也是在更深刻、更复杂的矛盾情绪下的统一。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其古诗全文如下: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 【查看全文】
2 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出自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 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 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 【查看全文】
3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西江上送渔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 不见水云应 【查看全文】
4 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樯回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樯回眺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倾杯冻水消痕》,其古诗全文如下: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迟迟淑景 【查看全文】
5 废寺碧溪上,颓垣倚乱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废寺碧溪上,颓垣倚乱峰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池州废林泉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废寺碧溪上,颓垣倚乱峰。 看栖归树鸟,犹想过山钟。 石路寻僧去,此生应不逢。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6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出自唐朝诗人张旭的古诗作品《桃花溪》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