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50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出自唐朝诗人曹组的作品《沉醉东风·秋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释】
  ①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辛弃疾、贺铸、黄公绍、李清照等人都写过青玉案。
  【鉴赏】
  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奏,而旅行者的乐趣亦莫过于此。果然,“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这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它看似景语,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先写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然而眼前这如画的烟村,又不期然地成为思乡的触媒,于是正当惊喜凝望之际,一缕乡思又从心底萌生。
  过片“凄凉只恐乡心起”领起下文。“凄凉”二字,形容一掬“乡心”的况味:“只恐”二字妙。拓开一步,欲防范而不能,似未然而实不期然而然。处此境地,“心”不由已,透过一层来写乡思之撩人,笔意更觉深挚。“凤楼远、回头谩凝睇。”凤楼,妇女居处。这里指家中的妻子。凝睇,凝神而望。谩,徒然、空自。这两句感叹路远人遥,视线难及,纵然回头凝望,也是徒劳。这就点明了“乡心”的具体内涵,并对“凄凉只恐乡心起”作了第一层回应和铺染。接着运笔入虚,从望乡的怅惘转入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全从揣想着笔,身未一一经而心先历历想,念念及此,不禁黯然伤神。这是对“凄凉只恐乡心起”的第二层回应和铺染。“一声征雁”,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雁归人未归”的感喟:“半窗残月”,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总之,独宿孤馆,乡思盈怀,所闻所见,无不献愁供恨,催人泪下。这四句与上片“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四句遥相映照,前后相连相生,全词和谐化一。
  这首词上片写景,而景中寓情,貌似明丽而实已为下文转写乡愁埋下伏笔。过片承转十分自然,直领下片,写来吞吐曲折,虚实错综,极尽铺染之能事。而此词更妙之处于结句,既回应前文,又点句话了全篇。


相关阅读
1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出自宋朝诗人陈著的作品《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秋佳月最端圆。 【查看全文】

2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上皇西巡南京歌华阳春树号新丰》,其古诗全文如下: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 【查看全文】

3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夜归鹿门歌》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 【查看全文】

4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出自唐朝诗人李贤的作品《黄瓜台辞》,其古诗全文如下: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注释】 ⑴黄台 【查看全文】

5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 【查看全文】

6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