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夜闻歌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注释】
①秋江月澄澈:一作“江月秋澄澈”。
②娉婷:姿容美好。
③一问一沾襟:问一次就哭一次。沾襟,泪湿衣襟。
【鉴赏】
同样以写“歌女”为题材,白居易的《琵琶行》被世人广为传诵,而他的另外一首《夜闻歌者》却鲜为人知,但读过此诗后,我认为它比《琵琶行》更具一番特色。
有人说,《夜闻歌者》语言没有《琵琶行》那样细腻,一些该描绘的地方却没有说,然而,我认为,这首诗美就美在这“不言”之处,首先看这第一处:“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是怎样的调?是《霓裳》还是《六幺》?是如何的愁?是“似诉平生不得志”,还是“别有幽愁暗恨生”?作者都没有具体描绘,只是以秋江、明月、江船作为氛围背景,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然后只是淡淡地用上一个“堪”字,却产生出一种“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意境,作者听到这歌泣,便“寻声”去“见其人”。
看到这位歌女后,作者没有用“美丽”或“动人”来描绘她的容貌,只是用了“颜如雪”这三个字,这是第二个“不言”之处,很少有人用“雪”来形容容貌,而此诗中用这个“雪”字却恰好符合了诗间的意境。“雪”无外乎两个特征:一是白,二是冷,所以用在此处,既道出一位肌肤如雪的少妇楚楚动人的形象,又表现出其哀愁悲伤的心情,同时,又能看出诗人是站在远处观望,只隐约地看到她如雪的容颜,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之美,最妙的还是这第三处“不言”:“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她却“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在深秋明月夜,一位美丽的少妇如此伤悲,是为了什么呢?是自叹身世的可怜,还是抒发闺中之怨?作者没有让她“说出”,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这处处“不言”,却又处处“在言”,言什么但这心中的哀愁又能向谁倾诉?这无奈的心境又有谁能体会?也只能对着这凄冷的景物默默“沾襟”罢了,那浓浓愁思,尽在这“不言”中!
这“不言”的美,就是一种含蓄之美,寥寥几笔者似寻常,却能让人反复咀嚼,久久回味,那充满了含蓄之美的诗词与文章,犹如那含苞欲放的花蕾,虽比不上绽开的花朵那般妩媚,却多了一份耐人寻味的魅力。
相关阅读
1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 【查看全文】
2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查看全文】
3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出自元朝诗人吴西逸的作品《清江引秋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 【注释】 ⑴清 【查看全文】
4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天上谣》,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 【查看全文】
5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 【查看全文】
6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吴中田妇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