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28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其古诗全文如下: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释】
  ③馆:客舍。
  ④解:懂得,明白。
  ⑤花门楼:应为凉州馆舍的楼房。
  【翻译】
  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鉴赏】
  以上六句主要写环境背景。诗人吸取了民歌的艺术因素,运用顶针句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的、咏唱的情调,写出凉州的宏大、繁荣和地方色彩。最后一句“风萧萧兮夜漫漫”,用了一个“兮”字和迭字“萧萧”、“漫漫”,使节奏舒缓了下来。后面六句即正面展开对宴会的描写,不再句句用韵,也不再连续使用顶针句法。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因为“多故人”,与各人离别的时间自然不尽相同,所以说“三五春”,下语是经过斟酌的。“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花门楼”在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二句接“故人别来三五春”,意思是说: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一个“笑”字,写出岑参和他朋友的本色。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能不为之醉倒。
  这首诗把边塞生活情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结合了起来。全诗由月照凉州开始,在着重表现边城风光的同时,那种月亮照耀着七里十万家和城中荡漾的一片琵琶声,也鲜明地透露了当时凉州的阔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气氛。如果拿它和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相比,即可见同样是写边城,写秋天的季节,写少数民族的音乐,但那种“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描写,所表现的时代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至于诗所写的夜宴,更是兴会淋漓,豪气纵横,不是盛唐的人不能如此。“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不是有感于时光流逝,叹老嗟卑,而是有着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感,表现出奋发的人生态度。“一生大笑能几回”的笑,更是爽朗健康的笑。它来源于对前途、对生活的信心。同样,末句“须醉倒”,也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是豪迈乐观的醉。以酒助兴,兴浓欢悦,笑声爽朗,豪迈乐观,读者从人物的神态中,能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


相关阅读
1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残丝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 【查看全文】

2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 【查看全文】

3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结爱》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 【查看全文】

4 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织锦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 【查看全文】

5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南陵别儿童入京》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查看全文】

6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归园田居其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