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01

  “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注释】
  ⑴沈四山人:即沈千运,吴兴(今属江苏)人,排行第四,时称“沈四山人”、“沈四逸人”。
  ⑵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⑶还山:致仕;退隐。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夏汭,固乞还山。权憩汝南县境,固非息心之地。”
  ⑷恣意:放纵,肆意。《列子·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
  ⑸“看君”句:意思是懂得怎样安排自己的一生。
  ⑹偃仰:安居;游乐。《诗经·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翻译】
  唱支《还山吟》,天高地远傍晚寒山多幽深,送你还山非常理解你的心。人到老成凡事须得任心意,见你懂得怎样安排一生事。山中俯仰自如无意不可至,石间泉水淙淙恰如风吹雨,桂花松子极多常常落满地。买药后衣袋里应有很多钱,回到山中服药又可以延年。白云悠悠相劝饮尽杯中酒,明月相伴哪里还不能成眠?睡时回忆追问醒来时的事,梦魂可以和我相互来周旋。
  【鉴赏】
  此诗以时令即景起兴,蕴含深沉复杂的感慨。秋日黄昏,天高地远,沈千运返还气候已寒的深山,走向清苦的隐逸的归宿。知友分别,不免情伤,而诗人却坦诚地表示对沈的志趣充分理解和尊重。所以接着用含蓄巧妙、多种多样的手法予以比较描述。
  在封建时代,仕途通达者往往也到老大致仕退隐,那是一种富贵荣禄后称心自在的享乐生活。沈千运仕途穷塞而老大归隐,则别是一番意趣了。诗人赞赏他是懂得了人生一世的情事,能够把俗士视为畏途的深山隐居生活,怡适自如,习以为常。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曾把深山隐居描写得相当可怕:“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茏葱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层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以为那是不可久留的。而沈千运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游息,无所不到,显得十分自在。山石流泉淙淙作响,恰同风吹雨降一般,是大自然悦耳的清音;桂花缤纷,松子满地,是山里寻常景象,显出大自然令人心醉的生气。这正是世俗之士不能理解的情趣和境界,而为“遁世无闷”的隐士所乐于久留的归宿。
  深山隐居,确实清贫而孤独。然而诗人风趣地一转,将沈比美于汉代真隐士韩康,调侃地说,在山里采药,既可卖钱,不愁穷困,又能服食滋补,延年益寿。言外之意,深山隐逸却也自有得益。而且在远避尘嚣的深山,又可自怀怡悦,以白云为友,相邀共饮;有明月作伴,到处可眠。可谓尽得隐逸风流之致,根本不会有孤独之感。


相关阅读
1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鹏翼垂空》,其古诗全文如下: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 【查看全文】

2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出自近代诗人李叔同的古诗作品《送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 【查看全文】

3 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点百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点百万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天仙子燕语莺啼三月半》,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语莺啼三月半,烟 【查看全文】

4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长沙过贾谊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查看全文】

5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 【查看全文】

6 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