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出自唐朝诗人宋之问的作品《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候晓逾闽峤,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注释】
裛:通“浥”,沾湿。
玄猿:黑猿。
啸:啼叫。
南中:中国南部。
思:思绪。
悠:时间之长。
鬒发:黑发。
俄:忽然。
素:白色。
灰:冷灰。
首:向,朝。
行:去。
莱:草名,即藜。
【翻译】
等到天亮便越过闽地的山障,乘风向粤进发。宿云如落鹏之翼,残月如开于蚌中之珠。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茂密的桄榔树遮蔽着碧台。桂花带露开放,香气袭人,流水击打溪石,叮咚有声。黑猿抱叶啼叫,翡翠鸟衔花飞来。南中的景象虽娱心悦目,但我留恋北方的思绪却更长了。黑发忽然变成了白发,赤心已经化作冷灰。仕进的路已绝,不如回头返故乡去剪来草过日子罢了。
【鉴赏】
最后六句令人恍然大悟,原来诗人前面的铺排绘景是为了后面的写情抒怀。“南中”句使全诗的感情为之一顿,承上启下。“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写景的笔墨,“虽”字是句中之眼,转出后面的许多文章。“北思”句直承“虽”字。从末句的“故园”可知,诗人的“北思”是思念故乡而非朝廷。“鬒发”二句说明贬谪对他的打击,黑发俄顷变白,丹心已成死灰。在文势上,这两句稍作顿挫,用以托住“南中”二句陡然急转之势,并暗示官场的荣辱无常,更增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末两句的感情直承“鬒发”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诗人直抒胸臆道:何时能走向返回故乡的路呢?“剪莱”,即除草。“行剪故园莱”,与谢朓“去剪北山莱”、王绩的“去剪故园莱”同义,都是要归隐田园的意思。从文势上来说,最后六句浑然一体,同时又有内在的节奏。比之于水势,“南中”二句似高江急峡,大起大落,“鬒发”二句江面渐宽,水势渐缓,至末两句化成一片汪洋,隐入无边的平芜之中。
此诗用词的艳丽雕琢与结构艺术的高妙,可以使读者对宋之问诗风略解一二。诗用的是以景衬情的写法。诗人不惜浓墨重彩去写景,从而使所抒之情越发显得真挚深切。然而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首诗的价值倒不在于诗人抒发了何种思想感情,而在于诗中对南中景物的出色描绘。诗人笔下的树木、禽鸟、泉石所构成的统一画面是南国所特有的,其中的一草一木无不渗透着诗人初见时所特有的新鲜感。特定的情与特有的景相统一,使这首诗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相关阅读
1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临安春雨初霁》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 【查看全文】
2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出自于诗经作品《丝衣》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 【查看全文】
3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古诗作品《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 【查看全文】
4 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作品《送东莱王学士无竞》,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 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已矣 【查看全文】
5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登嘉州凌云寺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 【查看全文】
6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