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出自唐朝诗人韩偓的作品《深院》,其古诗全文如下:
鹅儿唼喋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注释】
(1)鹅儿:指鹅雏。唼喋:形容鱼或水鸟吃食的声,也指鱼或水鸟吃食。栀黄:栀子一般的黄色。
(2)凤子:粉蝶的爱称。 轻盈:这里指粉蝶轻盈飞舞。
(3)下帘:放下遮日的软帘。 昼寝:白天睡觉,这里指午睡。
【翻译】
小鹅儿张开栀子一般的黄嘴巴发出吃食声,凤蝶扭动粉色的细腰在空中飞舞轻盈。院子因为主人拉下窗帘睡眠而变得更清静,红色的蔷薇和碧绿的芭蕉叶相互衬映。
【赏析】
前两句中,诗人描绘庭院内黄嘴的雏鹅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诗人运用“栀黄”、“腻粉”、“红”、“碧”一连串颜色字,色彩繁丽,实为罕见。“栀黄”比“黄”在辨色上更加具体,“腻粉”比“白”则更能传达一种色感。“鹅儿”、“凤子”比这些生物普通的名称更带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出小生命的可爱。“唼喋”、“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写鹅儿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写蛱蝶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
“深院下帘人昼寝”一句中的“昼寝”,大约是诗人酒后而卧。而正因为“下帘人昼寝”,才有这样鹅儿自在、蛱蝶不惊、花卉若能解语的境界。它看起来是“无我之境”,但每字每句都带有诗人的感情色彩,表现出诗人对这眼前景物的热爱。
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一句“红蔷薇映碧芭蕉”则将“映”意点明,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
全诗中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这种热烈的外观掩饰不住内在的冷落的境界,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境。读者不能只看到那美艳而平和的景致,还要看到一颗并不平和的心。也许,晏殊《踏莎行》的后半阕恰好是此诗的续境:“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相关阅读
1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出自唐朝诗人蒨桃的作品《呈寇公一曲清歌一束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注 【查看全文】
2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悲陈陶》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 【查看全文】
3 纵有余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纵有余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有余香,也似郎恩 【查看全文】
4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姑苏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 【查看全文】
5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致酒行》第三句,其全文如下: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 【查看全文】
6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零陵春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