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作品《送别崔著作东征》,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注释】
⑴著作佐郎:官名,属中书省,为编修国史之任。崔融:作者好友,当时崔融以著作佐郎的官衔掌书记,随军东征。梁王:即武三思,武则天之侄。
⑵金天:秋天。秋季于五行属金,金色白又为白帝,万物收藏主肃杀。肃杀:使万物凋萎。
⑶白露:节气名。是秋季中的第三个节气。专征:指将帅受皇帝之命全权指挥军队进行讨伐。
⑷王师:王者之师,对本国政府军的美称。乐战:好战。
⑸之子:指崔融。《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征”。佳兵:本指锐利的武器,这里指乐战好杀。《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也”。
【翻译】
金秋季节萧瑟寒风初起,白露时分开始发兵征讨。朝廷军队并非爱好战争,你们用兵时要慎重行事。征伐定如海气席卷南国,边风扫荡北地所向披靡。要学习田畴不居功自傲,更不必希求扬名麒麟阁。
【鉴赏】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首联点明出征送别的时间。大唐王朝这次东征平叛,选择在秋气肃杀的时候,正是为了“昭我王师,恭天讨”。这两句暗示唐军乃正义之师,讨伐不义,告捷指日可待。“肃杀”、“白露”勾划出送别时的气氛,使出征者那种庄重严肃的神情跃然纸上。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统治者当垂恤生灵,“偃兵天下”,因此王师不喜战伐,以仁义为本。这里用“慎佳兵”来劝友人要慎重兵事,少杀戮。两句表面歌颂王师,实则规谏崔融,显得委婉含蓄。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五、六两句借表现河北战场的环境,来盛赞唐军的兵威。梁王大军兵多将良,军容整肃,这次东征定能击败叛军,大获全胜。“海气”、“边风”都是带杀气的物象,“侵”、“扫”来表现东征的气势。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 【查看全文】
2 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出自唐朝诗人宋之问的作品《扈从登封途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 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 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 扈从良 【查看全文】
3 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出自宋朝诗人李彭老的作品《祝英台近杏花初》,其古诗全文如下: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 【查看全文】
4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词作品《自洛之越》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查看全文】
5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出自唐朝诗人綦毋潜的古诗作品《春泛若耶溪》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 【查看全文】
6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出自唐朝诗人杨炯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