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29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出自于诗经作品《酌·于铄王师》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注释】
  ⑴於:叹词。铄(shuò):美,辉煌。王师:王朝的军队。
  ⑵遵:率领。养:攻取。晦:晦冥,黑暗。
  ⑶纯:大。熙:光明。
  ⑷是用:是以,因此。介:助。
  ⑸龙:借为“宠”。荣,荣幸。
  ⑹蹻蹻:勇武之貌。造:借为“曹”,众,指兵将。
  ⑺载:乃。用:以。有嗣:有司,官之通称。
  ⑻实:是。公:指周公、召公。允(tǒng):借为“统”,统领。
  【翻译】
  王师美哉多英勇,率领他们荡晦冥。天下大放光明时,伟大辅佐便降临。我今有幸享太平,朝中武将骁且劲。现将职务来任命,周公召公作领军。
  【赏析】
  《酌》是《大武》五成的歌诗,《毛诗序》云:“《酌》,告成《大武》也。”(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可参看《周颂·我将》一篇的鉴赏文字)《大武》五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平定东南叛乱回镐京以后,成王命周公、召公分职而治天下的史实。当时天下虽然稳定,但仍不能令人放心,所以成王任命周公治左、召公治右,周公负责镇守东南、召公镇守西北,即所谓“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楚先祖熊绎此时受封于丹阳(今秭归附近),为子爵,盖亦有协助镇守江南的用意。就《酌》诗的内容而言,前五句是成王歌颂王师的战绩,并对统兵出征的统帅表示感激之情,也就是感激和歌颂周公。
  后三句是成王任命周公、召公分职而治天下。当然,这时仍是周公摄政,但任命之事则不能不以成王的名义,告庙仪式的主人公也不能不是成王。故该诗的主人公表面上是成王,而实际上还是周公。《酌》向来多被认为是周公的乐舞(如郑笺云:“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归政成王,乃后祭于庙而奏之。”),也可证实这一点。前人或以为此诗是颂武王伐殷的,但武王并无“周公左召公右”的任命,而且诗中的“晦”也是泛指,不一定特指殷纣王。故不从。诗名为“酌”,《毛序》以为是“斟酌”之意(即“斟酌文武之道”),云:“言能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也。”恐不妥。“酌”亦可作汋、彴、勺等,就是以勺舀酒灌祭祖先神灵,说明该诗是灌祭祖先时所唱的歌。以歌诗而言则曰《酌》,以乐舞而言则曰《勺》,《仪礼》、《礼记》皆言舞《勺》,《勺》即《酌》。
  郑觐文《中国音乐史》云:“(《礼记》)《内则》曰:‘十三舞《勺》。’又:‘成童舞《勺》舞《象》。’……《勺》为武舞,其诗为《酌》之章。按诗歌之节以为舞,列为学校普通教科,故曰成童则舞《勺》舞《象》。”可见《酌》作为乐舞,在当时是与《象》舞一样颇具代表性的。它可以作为《大武》的一成与其他五成合起来表演,就像现代舞剧中的一场,也可以单独表演。具体的舞蹈动作,参见《周颂·我将》一篇对《大武》的全面介绍。


相关阅读
1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织妇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 【查看全文】

2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密州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查看全文】

3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出自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春晚书山家屋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 【查看全文】

4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赠羊长史并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查看全文】

5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惜秋华数日西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拟 【查看全文】

6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