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25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出自于诗经作品《敬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注释】
  ⑴敬:通“儆”,警戒。
  ⑵显:明白。思:语气助词。
  ⑶命:天命。易:变更。此句谓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
  ⑷陟降:升降。《尔雅》:“陟,升也。” 士:庶士,指群臣。一说士,通“事”。
  ⑸日:每天。监:察,监视。兹:此,下土。
  ⑹小子:年轻人,周成王自称。
  ⑺不、止:皆为语词。聪:听。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听而警戒也。承上‘敬之敬之’而言。”
  ⑻就:久。将:长。
  ⑼缉熙:积累光亮,喻掌握知识渐广渐深。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文》:‘缉,绩也。’绩之言积。缉熙,当谓渐积广大以至于光明。”
  ⑽佛:通“弼”,辅助。一说指大。时:通“是”,这。仔肩:责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尔雅》:‘肩,克也。’《说文》:‘仔,克也。’二字同义。克,胜也,胜亦任也。”郑笺:“仔肩,任也。”
  ⑾显:美好。
  【翻译】
  小心谨慎莫忘记,上天监察最明显。保持天命真困难,莫说高高在上面。事物由它定升降,每日监视这下边。想我这个年轻人,敢不听从不恭敬?日有成就月有进,学问积渐向光明,群臣辅我担大任,示我治国好德行。
  【赏析】
  《毛诗序》、《诗集传》都把《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看成组诗。小序认为依次表达“嗣王朝于庙”、“嗣王谋于庙”、“群臣进戒嗣王”、“嗣王求助”,似乎是按预定写作计划一气呵成;《诗集传》则认为“此(《闵予小子》)成王除丧朝庙所作,疑后世遂以为嗣王朝庙之乐。后三篇放此”;均说此四篇完成于一时。这四篇确为内容乃至人物都相关的一组诗,但并非作于一时:前两篇当作于武王去世、成王即位之初;《小毖》作于周公归政之后;《敬之》则应作于二者之间的某一个时期,此时成王已有了在周公辅佐下执政的一段经历,正处于自冲动走向成熟的过渡途中。
  《毛诗序》说《敬之》是“群臣进戒嗣王”之作,不仅与诗中“维予小子”的成王自称不合,也与全诗文意相悖。无论从字面还是从诗意看,《敬之》的主动者都不是群臣,而是嗣王即成王。诗序之所以说“群臣进戒嗣王”,或许是出于成王在周公辅佐下平定叛乱、克绍基业而又有所巩固发展的考虑,其善意用心无可厚非,却并不合乎实情。
  前面已经说过,此时的成王,已逐步走向成熟,他在《敬之》中要表达的有两层意思:对群臣的告戒和严格的自律。
  首六句为第一层。成王利用天命告戒群臣,由于他的天子身份,因而很自然地具有居高临下的威势。“天维显”、“命不易”,形式上为纯客观的叙述,目的则在于强调周王室是顺承天命的正统,群臣必须牢记这点并对之拥戴服从。对群臣的告戒在“无曰”以下三句中表达得更为明显,其中“陟降”只能是由周王室施加于群臣的举措,而“日监在兹”与其说是苍天的明察秋毫(上面此诗的译文如此,是出于文从字顺的考虑),不如说是强调周王室对群臣不轨行为的了如指掌,其震慑的意旨不言而喻。
  后六句为第二层。年幼的成王,面对年龄较长的群臣,往往采取一种谦恭的姿态,这里表达严于律己的意愿更是如此。成王自称“小子”,承认自己还很缺乏能力、经验,表示要好好学习,日积月累,以达到政治上的成熟,负起承继大业的重任。但是,群臣却不能因此而对成王这位年幼的君主轻略忽视,甚至可以玩之于股掌,成王并没有放弃对群臣“陟降”(此处偏重于“降”)的权力,也没有丝毫减弱国家机器“日监在兹”功能的打算,更重要的是,成王的律己,是在以坚强的决心加速自己的成熟即政治上的老练,进而加强对群臣的控制。年幼而不谙朝政的成王,群臣对之或许有私心可逞(但还会存有对摄政周公的顾忌);而逐渐成熟的成王,决心掌握治国本领而努力学习的成王,群臣对之便只能恭顺和服从,并随时存有伴君如伴虎的恐惧。诗中的律己也就产生了精心设计的震慑。
  《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这一组诗,诗中由“闵予小子”、“维予小子”、“维予小子”到“予”述及的成王自称,可以体现成王执政的阶段性,也可看出成王政治上的成长和执政信心的逐步确立。这一组内容相关而连贯的诗,虽然不是有预先确定的创作计划,但其连续的编排则应是由删诗的孔子确定的。《尚书》中自《金滕》以下诸篇,叙及周公、成王,与这一组诗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对照阅读,可增进理解;《史记》中的《周本纪》与《鲁周公世家》有关部分,也可参照阅读。如果只读《诗经》的注解,虽然也能读懂原文,但恐怕难以得到深刻的、立体化的印象。


相关阅读
1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于阗采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 【查看全文】

2 彼竭我盈,故克之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彼竭我盈,故克之出自春秋诗人左丘明的古诗作品《曹刿论战》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查看全文】

3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出自唐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鹧鸪天代人赋》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 【查看全文】

4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出自宋朝诗人赵师秀的作品《岩居僧开扉在石层》,其古诗全文如下: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 【查看全文】

5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 【查看全文】

6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出自宋朝诗人魏野的作品《书友人屋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娴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静想闲来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