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奉答李和甫代简·山色江声相与清》,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
可怜一曲并船笛,说尽故人离别情。
【注释】
⑴李和甫: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⑵相与:共同,一道。
⑶待得:等到。月华:月光,借代月亮本身。
⑷可怜:可爱。
⑸故人:旧交,老友。
【翻译】
黄昏时分,山色清幽,江声寂静,卷起白天遮阳的帘子,等待东方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突然江边并排停泊的两只船上,传来悠扬的笛声,仿佛吹笛人在向远方的朋友诉说离别的情怀。
【赏析】
古人有以诗代简(书信)的习惯,如杜甫就有《奉简高三十五使君》、《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等诗。在黄庭坚这组诗的第一首中,诗人以托景寄情的艺术手法,抒发了对睽别已久的远方友人的怀念之情。
太和县地处赣江边,有山有水,景色优美。诗的一二两句“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诗人用生花妙笔向友人描绘了一幅秋江晚景图。此情此景,最容易引起怀远之情。突然,江边并排的两只船上,传来悠扬的笛声。这笛音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引起诗人的共鸣,使他也沉浸在深切的对友人的思念之中。此处暗用向秀闻笛思秘康之典,令人不觉。
诗的一二两句,在技巧上运用了诗人所倡导的“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答洪驹父书》)的方法。杜甫《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诗中有“湖水(一作月)林风相与清,残尊下马复同倾”二句,黄庭坚进行一番脱胎换骨,取其“相与清”三字,并以杜甫与友人于湖边月下共叙友情,来反衬此时此地思念远方友人的寂寥寡欢。欧阳修《临江仙》词中有“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之句,黄庭坚则直接袭用其中“待得月华生”五字。这首诗虽用了“古人之陈言”,但用得妥贴,并无拼凑之痕。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君马黄》,其古诗全文如下: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为 【查看全文】
2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春夜洛城闻笛》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查看全文】
3 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出自宋朝诗人李纲的作品《喜迁莺边城寒早》,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 【查看全文】
4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竹石牧牛》,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 【查看全文】
5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出自西汉诗人李延年的古诗作品《李延年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查看全文】
6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作品《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 【查看全文】